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多情景分析的农业面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软件开发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覃苑 1 ; 胡海棠 2 ; 淮贺举 2 ; 李存军 2 ; 张巧玲 2 ; 杨铁利 1 ; 王佳宇 1 ;

作者机构: 1.辽宁科技大学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情景模拟;信息系统

期刊名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ISSN: 1674-991X

年卷期: 2022 年 12 卷 004 期

页码: 1288-12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过程中情景单一、数据量大、涉及环节多,以及模型复杂、操作繁琐和治理效果不明确等问题,采用GIS技术结合InVEST的产水量与营养物传输率模型,构建可进行农业面污染关键源区识别与治理模拟的信息系统.设计了基于入河负荷、潜在径流浓度、负荷与产水量比值3种不同情景下的关键源区识别功能,模拟了3种情景下关键源区的分布状况;整合了InVEST的产水量、营养物传输率和流失负荷等模型;设计了面源污染关键源区治理模拟功能,可直观展示3种情景下识别出的关键源区的治理效果;并以海河流域为例,应用该软件对农田总氮(TN)面源关键源区进行了识别和模拟治理.结果表明:1)基于入河负荷情景下识别出的关键源区较为分散,分布在除永定河与子牙河水系外的大部分水系;基于潜在径流浓度情景下的关键源区分布较为集中,多分布在流域中部至南部,其余分布在东南部;基于负荷与产水量比值情景下识别出的关键源区分布高度集中,分布在流域中部至南部.2)基于潜在径流浓度、负荷与产水量比值情景在TN、总磷(TP)模拟治理中的效果接近,且明显优于基于入河负荷情景;结合软件中设定的基于入河负荷、潜在径流浓度、负荷与产水量比值3种情景进行分析,能降低复杂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提高面源污染关键源区的识别效率,提升面源污染关键源区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具有实用性.

  • 相关文献

[1]基于磷指数模型的海河流域农田磷流失环境风险评价. 吴汉卿,万炜,单艳军,陈延华,李强,李存军,胡海棠,张宝贵. 2020

[2]海河流域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键源区识别. 张巧玲,胡海棠,王道芸,邱春霞,李存军,白翠,靖亭亭. 2021

[3]不同株型冬小麦冠层结构特征多时相分析. 杨贵军,邢著荣,黄文江,齐腊,李伟国. 2010

[4]记录小麦SSR带型的快捷方法. 王立新,赵昌平,邱军,李宏博,葛玲玲,孙辉,姚骥. 2006

[5]基于超像素分割的田间小麦穗数统计方法. 杜颖,蔡义承,谭昌伟,李振海,杨贵军,冯海宽,韩东. 2019

[6]联合光谱-空间信息的短波红外高光谱图像茶叶识别模型. 蔡庆空,李二俊,蒋金豹,乔小军,蒋瑞波,冯海宽,刘绍堂,崔希民. 2019

[7]基于MODISNDVI多年时序数据的农作物种植识别. 许青云,杨贵军,龙慧灵,王崇倡,李鑫川. 2014

[8]基于监督局部线性嵌入算法的玉米田间杂草识别. 阎庆,梁栋,张东彦. 2013

[9]基于级联卷积神经网络的番茄花期识别检测方法. 赵春江,文朝武,林森,郭文忠,龙洁花. 2020

[10]基于图像灰度直方图特征的草莓病虫害识别. 牛冲,牛昱光,李寒,郑文刚,卜云龙,周增产. 2017

[11]基于U-Net网络的高标准农田道路识别方法. 袁翠霞,赵春江,任艳敏,刘玉,李淑华,李少帅. 2023

[12]田间玉米苗期高通量动态监测方法. 张小青,邵松,郭新宇,樊江川. 2021

[13]基于文献计量的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概况分析. 左琳琳,胡海棠,李存军,邱春霞,葛艳,何小安. 2019

[14]北京市延庆县种植业污染源普查情况及治理对策. 张东兴,张军,李新荣,安志装,李顺江,李鹏,赵同科. 2011

[15]不同植被过滤带对农田径流泥沙和氮磷拦截效果与途径. 李晓娜,张国芳,武美军,杨可伟,史瑞双. 2017

[16]鸡桑药共生模式库区土壤养分变化及流失风险. 赵丽平,杨贵明,赵同科,马茂亭,刘宝存,肖长坤,杨明宇,安志装. 2012

[17]我国农田农药流失现状及减控策略. 王庆海,李翠,郑瑞伦,却晓娥. 2018

[18]保护性耕作与等高草篱防治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研究. 肖波,喻定芳,赵梅,王庆海,申小波. 2013

[19]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与展望. 安志装,索琳娜,刘宝存. 2024

[20]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与前沿分析. 梁丽娜,赵亚慧,吴佳俊,魏丹,金梁,徐森,王磊.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