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种植密度与高油玉米子粒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洪 1 ; 李育才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高油玉米;杂交种;含油率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08 年 36 卷 05 期

页码: 33-3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更好地在山西省开展高油玉米的育种工作,为发展高油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引进的运高油一号玉米杂交种进行试种和观测,得知种植密度对运高油一号玉米含油率的影响如下:种植密度与子粒的含油率呈"近抛物线"变化,即种植密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高油玉米子粒的含油率呈正相关关系,但当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与子粒的含油率呈负相关关系。

  • 相关文献

[1]施肥量与玉米籽粒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 李洪. 2008

[2]高含油胡麻品种晋亚13号的选育. 杨建春,吴瑞香,王利琴,郭秀娟,冯学金. 2018

[3]油葵杂交种含油率与地理位置的关系研究. 王鹏冬,杨新元,白冬梅,张学武,贾爱红,张捷. 2002

[4]柠条籽粗蛋白及含油率的测定. 胡晓军,梁霞,李群,邓晓燕. 2007

[5]高油玉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李洪,李育才,邢宝龙. 2007

[6]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筛选.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孙万荣,王爱平,王召菊. 2011

[7]高油玉米三利用技术的研究. 李齐霞,李中青,孙万荣,霍成斌. 2008

[8]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无损识别普通、高油、超高油玉米籽粒. 张愿,张录达,白琪林,陈绍江. 2009

[9]R-ms“临高油1号”转育及超油化生产研究. 王向东,高根来,宁慧云,甄胜虎,张风琴. 2006

[10]运高油1号玉米新品种选育技术与栽培措施. 王安乐,陈朝辉,孙振刚,薛建兵,魏国英. 2004

[11]高油玉米三种遗传效应综合利用模式研究. 高根来,王向东. 2002

[12]蓖麻拟三系配套技术的研究. 张维锋,梁一刚. 1999

[13]糯高梁杂交种"晋糯2号". 刘国强. 2013

[14]酿造专用糯高粱杂交种晋杂105的选育. 詹鹏杰,张福耀,王瑞,于纪珍,李燕. 2015

[15]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晋阳1号的选育研究. 李凌雨,闫彩清,王学雄,邢亚静,张笑梅. 2007

[16]美国种质的引进及利用方式研究. 崔爱民,张久刚,张虎,单皓,丁锐钦. 2011

[17]高产紧凑极早熟玉米杂交种强盛3号的选育. 王华,刘虹,武岩军,尚春树. 2012

[18]适宜机械化生产酿造高粱汾酒粱1号的选育. 詹鹏杰,张福耀,王瑞,于纪珍,李燕. 2016

[19]玉米杂交种抗丝黑穗病鉴定. 王燕,石秀清,王建军,赵丽芳,刘惠民,王富荣. 2010

[20]糯高粱杂交种晋糯2号的选育. 刘国强,柳青山,周福平,张晓娟,张一中,邵强.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