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剑锋 1 ; 陈琳 1 ; 孟琪 1 ; 王璇 1 ; 王远征 1 ; 王来刚 1 ; 张喜旺 1 ;
作者机构: 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勘查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CASA模型;VPM模型;最大光能利用率;净初级生产力;总初级生产力;光合作用;时空分布;植被覆盖类型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9 年 48 卷 12 期
页码: 157-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综合利用CASA模型和VPM模型,在像元尺度上开展ε_(max)值估算研究,从而提高ε_(max)值的空间精细度,为指导农业生产,开展精准农业提供技术支持。以河南省为研究区,首先基于MODIS数据,结合CASA模型和关系模型计算NPP值,进一步结合VPM模型得到像元上的ε_(max)值,最后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对林地、草地、水田和旱田4种植被覆盖类型的ε_(max)值进行时空分析,并探索相关环境因素对ε_(max)值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5年,ε_(max)值介于0.000~4.796 g/MJ,空间上呈西北、西南高,其他区域低的格局;月尺度变化上,不同植被覆盖类型ε_(max)值均在6—8月份达到峰值,其中,旱田ε_(max)值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和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的作物种植制度相符。4种植被覆盖类型中,因为用于光合作用的叶面积较大,林地ε_(max)值较高;环境影响因素中,化肥使用折纯量、二氧化碳含量、植被含水指数和有效灌溉面积与ε_(max)值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61、0.56、0.53,说明ε_(max)值的变化是自然、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可见,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适当增加人为的影响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增加作物生产潜力和产量。
- 相关文献
[1]河南省农作物最大光能利用率综合评估与时空特征分析. 孟琪,王来刚,秦奋,张喜旺,刘莎. 2018
[2]基于DSSAT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分析. 陈丹丹,李国强,张杰,臧贺藏,胡峰,郑国清. 2017
[3]不同密度下短季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比较研究. 房卫平,谢德意,李文,马宗斌,李伶俐. 2011
[4]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动态及产量对不同氮源配施的响应. 熊淑萍,王小纯,李春明,马新明,杜少勇,张营武,蔺世召. 2011
[5]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和需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张杰,张慧,陈丹丹,李国领,张建涛,臧贺藏,赵晴,胡峰,李国强,郑国清. 2020
[6]种植密度对中早熟棉花成铃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马宗斌,陈刚,房卫平,谢德意,李伶俐. 2010
[7]中国主产区芝麻生育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张建涛,李国强,刘海礁,张杰,张辉,高桐梅,李灯华. 2023
[8]基于DSSAT模型的河南省小麦生产潜力定量模拟与分析. 李国强,陈丹丹,张建涛,冯晓,任德超,郑国清. 2016
[9]中黑苜蓿盲蝽成虫和卵在棉株上的时空分布. 付晓伟,封洪强,邱峰,郭线茹,陈培育. 2009
[10]棉花光合基因GhRCAα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晁毛妮,张志勇,张金宝,温青玉,郭书磊,马亮,王清连. 2017
[11]Cd胁迫对不同砧穗组合葡萄植株光合作用、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小红,李辉信,任俊鹏,李运景,吴亚蓓,马晓青,陶建敏. 2018
[12]黄淮平原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研究. 牛立元,王启亮,王瑞芳. 2004
[13]不同耐热基因型芝麻苗期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苏小雨,高桐梅,李丰,魏利斌,田媛,王东勇,朱松涛,卫双玲. 2021
[14]小麦品种郑麦7698耐强光高温的生理机制. 齐学礼,方宇辉,赵明忠,韩留鹏,郭瑞,王会伟,胡琳,许为钢. 2017
[15]玉米光合生产与产量形成模拟模型. 郑国清,张曙光,段韶芬,高亮之. 2004
[16]氰草津对小麦安全性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马毅辉,鲁传涛,薛飞,王恒亮,张玉聚. 2015
[17]黑暗和强光下脱水对小麦离体叶片光系统活性的影响. 杨程,张德奇,杜思梦,张丽佳,靳海洋,李滢,邵运辉,王汉芳,方保停,李向东,刘美君. 2023
[18]恩施烟区白肋烟适应性品种筛选. 王亚宁,张翔,杨锦鹏,徐芳森,程君奇,杨春雷. 2017
[19]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光合特性和渗透调节的影响. 杨志晓,薛刚,丁燕芳,张小全,刘红峰,张杰,王轶,任学良,杨铁钊. 2015
[20]夏玉米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逆基因表达研究进展. 贾笛迩,朱紫薇,孙功祥,李媛,舒忠泽,朱英华,刘京宝.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无人机数字表面模型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构建及迁移能力分析
作者:郭燕;贺佳;曾凯;张彦;张红利;郑国清;王来刚
关键词: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无人机;株高;迁移能力
-
基于多层级特征筛选和无人机影像的冬小麦植株氮含量预测
作者:郭燕;王来刚;贺佳;井宇航;宋晓宇;张彦;刘婷
关键词:无人机;冬小麦;氮素;多层级特征筛选;LASSO回归;机器学习;最小二乘回归
-
基于植被状态指数的县域冬小麦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张彦;王来刚;黎世民;贺佳;郭燕;杨秀忠;张红利;刘婷
关键词:冬小麦;干旱;植被状态指数;县域
-
黄河下游滩区河南段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郭燕;杨秀忠;王来刚;贺佳;程永政
关键词:黄河下游;滩区;土地利用;支持向量机;时空变化
-
黄淮海地区农业遥感研究进展、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作者:王来刚;曾凯;李文娟;郭燕;程永政;刘婷;贺佳;张彦;位盼盼
关键词:农业遥感;黄淮海;研究进展;发展现状
-
集成多源遥感数据与生育期时序光谱特征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
作者:郑紫瑞;赵辉杰;位盼盼;方鹏;王来刚;徐少博
关键词:水稻;多源遥感数据;面积提取;时序像元频率约束模型
-
基于无人机影像特征的冬小麦植株氮含量预测及模型迁移能力分析
作者:郭燕;井宇航;王来刚;黄竞毅;贺佳;冯伟;郑国清
关键词:无人机;光谱特征;纹理特征;机器学习;冬小麦植株氮含量;迁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