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小琴 1 ; 陈娟 1 ; 梁远发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幼龄茶园;茶树;间作;生态因子;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4 年 42 卷 01 期
页码: 75-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幼龄茶园合理间作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增加茶农经济收入,而且可以调节茶园的光、温、水、热状况,改变茶园小气候,使茶园群落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保证茶树正常生长。对幼龄茶园间作的生态因子、茶树生长、经济效益和间作作物种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方向。
- 相关文献
[1]贵州幼龄茶园间作花生技术规程. 张小琴,陈娟,林茂,梁远发,李正强. 2014
[2]幼龄茶园间作花生栽培技术及效益. 杨顺国,杨天海,陈刚. 2012
[3]葡萄间作模式对茶树新梢品质及呈色的影响. 李露露,姚键梅,尹荣秀,蒲璐璐,文洁,周富裕. 2022
[4]行间种草对火龙果果园土壤特性及果实产量的影响初探. 蒙正兵,刘华荣,龙忠富,张瑜. 2016
[5]玉米不同密度下间作大豆控草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 叶照春,何永福,陆德清,李鸿波,朱峰. 2015
[6]不同带幅对宽厢宽带玉米间作花生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韦思梅,韦应红,王万平,李翠生,胡廷会,吕建伟,马天进,李正强. 2016
[7]芜菁甘蓝与不同豆科作物间套作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牟琼,罗维,吴佳海,李娟,韩永芬,冉伟男,杨义成. 2020
[8]不同海拔3种间作作物对幼龄茶苗生长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罗湘洁,李国林,林茂,郑秀艳. 2017
[9]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多组合生产方式效益分析. 周正邦,赵翠英,王国华,汪恒武,林黔波. 1991
[10]幼龄茶园间作白三叶草和黑麦草替代控草效果及其对茶树的影响. 陈仕红,叶照春,冉海燕,兰献敏,何秀龙. 2021
[11]幼龄茶园间作研究进展. ZHANG Xiaoqin,张小琴,CHEN Juan,陈娟,LIANG Yuanfa,梁远发. 2013
[12]贵州省荔波县野生梅资源及其生态因子调查. 范恩普,王刚,欧茂华,杨胜俊. 1995
[13]皇草与几种优良牧草的间作及轮作比较. 赵明坤,左相兵,马宁. 2008
[14]覆膜对玉米间作花生的影响. 马天进,李正强,吕建伟,胡腾文. 2015
[15]间作玉米对大豆鼓粒期产量与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杨春杰,谭春燕,陈佳琴,刘作易,龚丽娜,朱星陶. 2015
[16]大棚草莓——葡萄间作促成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杨仕品,钟霈霖,乔荣. 2011
[17]甘蔗坝地宽窄行深沟栽培效应. 易代勇,周琦,周正邦,刘凡值,李向勇,王代谷. 2009
[18]玉米-大豆间作行距对大豆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朱星陶,谭春燕,陈佳琴,杨春杰,龚丽娜,刘作易. 2016
[19]花生、红薯间作对退耕还林幼树生长的影响. 郭贵敏,李正强,杨顺国. 2006
[20]黔育1号菊苣与紫花苜蓿、鸭茅间作栽培效果研究. 覃涛英,付薇,苏生,陈伟,韩永芬,李德芳,马宁,马培杰.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巴山早'紫色芽叶绿茶加工过程中内含成分的变化及品质分析
作者:罗金龙;陈盛相;郑文佳;杨肖委;张小琴;刘晓霞;沈强
关键词:巴山早;紫色芽叶;绿茶;品质
-
不同造型白化绿茶滋味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分析
作者:张小琴;罗金龙;李燕;梁思慧;刘忠英;沈强
关键词:白化绿茶;造型;滋味化学成分;感官品质
-
抗虫优质茶树新品种‘苔选0310号’
作者:李燕;杨春;乔大河;密孝增;陈娟;郭燕;梁思慧;陈正武
关键词:茶树;抗虫;优质;品种
-
氮磷钾配施对白叶一号茶叶产量、品质及茶花生物量的影响
作者:曾廷廷;席亚楠;王静;张小琴;代文典;宋绍光;谭璨灿;王家伦
关键词:白叶一号;“3414”肥效试验设计;茶叶产量及品质;茶花生物量;施肥量
-
黄色芽叶茶树新品种黄金芽自然杂交后代的生化品质分析
作者:杨春;梁思慧;陈正武;陈娟;李燕;乔大河;郭燕;张小琴
关键词:黄金芽;杂交后代;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形成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沈强;罗金龙;张小琴;朱旭君;王镇;郑文佳
关键词:茶叶;GABA;机理;应用
-
黔茶1号试制红茶、绿茶和黄茶的品质研究
作者:沈强;张小琴;罗金龙;杨肖委;刘晓霞;周良书;郑文佳
关键词:黔茶1号;红茶;绿茶;黄茶;化学成分;感官品质;香气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