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付迎军 1 ; 任海祥 1 ; 白艳凤 1 ; 王延峰 1 ; 孙殷会 1 ; 黄艳胜 1 ; 邵广忠 1 ; 孙广权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胚状体;蔗糖;诱导频率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4 年 12 卷 01 期
页码: 111-113+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不同材料用蔗糖溶液预处理花药,使之产生质壁分离,再接种于不同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上。探讨了玉米花药胚状体(愈伤组织)产生情况,指出胚状体(愈伤组织)与基因型关系很大,用25%浓度蔗糖预处理花药6~7min及培养基中加15%浓度蔗糖诱导频率最高。
- 相关文献
[1]玉米离体花药培养体系的建立. 付迎军. 2004
[2]水稻花药培养方法改良探讨. 李大林,张云江,刘大力. 2000
[3]黄瓜花药培养影响因素. 孟静静,司龙亭,李坤. 2012
[4]浅谈玉米单倍体的产生途径. 马兰. 2010
[5]航天处理对小麦组织培养效果的研究. 孙岩,张宏纪,王广金,刘东军,郭怡璠,刘文林,赵远玲,杨淑萍,王永斌. 2014
[6]玉米叶基部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王梓全,姜丽丽,曹士亮,王石,龚振平. 2012
[7]代表性春大豆种质资源叶片蔗糖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王象然,张大勇,郑伟,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孙长恒,吴雨恒. 2024
[8]不同品质类型春玉米子粒可溶性糖和蔗糖的积累规律. 杨广东,王新江,刘兴焱,谭福忠,杨耿斌,何长安. 2007
[9]不同基因型大豆糖分积累规律的研究——(Ⅱ)蔗糖含量积累规律研究. 马春梅,郭海龙,龚振平,魏丹,迟凤琴. 2011
[10]不同基因型大豆植株果糖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张磊,王玉峰,陈雪丽,马春梅,龚振平. 2011
[11]花药培养在早粳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孙岩松,潘国君,张淑华,张云江,关世武. 1999
[12]寒地水稻花培育种选择效率分析. 孙岩松,张淑华,张云江. 1999
[13]寒地早粳花培育种研究进展. 冯雅舒,刘传雪,张兰民,王瑞英,张淑华,关士武,张云江. 2004
[14]春小麦花培育种选材策略探讨. 韩玉琴,肖志敏,赵海滨,辛文利,刘文萍. 2001
[15]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利用. 李大林,张云江,付永明. 2001
[16]不同基因型马铃薯的花药培养. 李凤云,盛万民,田国奎,李庆全,王立春,徐洪岩. 2008
[17]提高春小麦花粉植株诱导率的研究. 韩玉芹,于世选,赵日,刘文萍. 1991
[18]提高寒地水稻花药培养效率的几个关键技术. 关世武. 2005
[19]寒地水稻花培育种研究. 潘国君,陈温福,冯雅舒,刘传雪,张兰民,王瑞英,张淑华,关士武. 2003
[20]从龙粳8号的选育看利用综合育咎技术实现多优集成. 孙岩松,潘国君.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播期和萌发期冷处理对不同耐低温性大豆生态性状的影响
作者:孙晓环;陈造业;白艳凤;孙国宏;王燕平;宗春美;王晓梅;杜维广
关键词:种质资源;大豆;萌发期;耐低温;播期;产量
-
牡丹江地区玉米新品系品比鉴定试验
作者:程娟;邵广忠;孙殷会;张庆娜
关键词:新品系;农艺性状;抗性;产量
-
单、双隐性甜玉米自交系籽粒内含物与胚乳/胚干重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程娟;邵广忠;王晓东;张庆娜;宗春美;闫超;孙殷会
关键词:甜玉米;单隐性;双隐性;内含物;胚乳/胚干重比值
-
机收玉米新品种牡单2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张庆娜;姜军;邵广忠;孙殷会;程娟;傅迎军
关键词:玉米;牡单27;机械收获;选育;栽培技术
-
高油耐旱小粒大豆新品种中牡251
作者:孙国宏;宗春美;齐玉鑫;孙晓环;白艳凤;李文;王燕平
关键词:高油;耐旱;小粒大豆;中牡251;新品种
-
大豆新品种飞龙14的选育
作者:林志达;林琳;彭国忠;于桂芝;刘生;王燕平;任海祥;杜维广
关键词:大豆;飞龙14;选育过程;品种特征;栽培技术
-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作者:邵广忠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