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钊 1 ; 尚建明 1 ; 陈玉梁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黄羊麦类作物育种试验站;甘肃酒泉大业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秸秆还田;玉米;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数量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13-20

摘要: 在陇东黄土高原较为贫瘠的土壤依托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升土壤的贮水能力,降低土壤容重及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的结构,同时还能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对较深耕层土壤有良好的改良效果。秸秆还田能增加0~30 cm耕层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且随着还田年限的增加,显著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王婷,丁宁平,周海燕. 2013

[2]不同厚度地膜多年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魏焘. 2017

[3]甘南州临潭县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根腐病的关系研究. 漆永红,曹素芳,李雪萍,李敏权. 2018

[4]不同轮作方式对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王丽红,郭晓冬,谭雪莲,郭天文. 2016

[5]甜菜块根和玉米秸秆混贮营养品质及有氧暴露期微生物数量分析. 周瑞,刘立山,郎侠,王彩莲,宋淑珍,吴建平. 2019

[6]半干旱区雨养农田绿肥作物轮作休耕技术措施研究. 赵仰徽,齐向辉,任稳江,车宗贤,任亮. 2024

[7]甘肃灌淤土土壤障碍因素浅析. 王方,李元寿,王文丽,武天云. 2004

[8]甘肃部分特色农产品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 李瑞琴. 2005

[9]秸秆还田与氮肥减施对旱地春玉米 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建军,党翼,赵刚,樊廷录,王磊,程万莉,李尚中,王淑英,雷康宁,张朝伟. 2019

[10]膜下秸秆还田添加腐解剂对旱地土壤碳氮积累及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杨封科,何宝林,张国平,张立功,高应平. 2019

[11]秸秆还田结合秋覆膜对旱地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陈玉章,柴守玺,程宏波,柴雨葳,杨长刚,谭凯敏,常磊. 2019

[12]深松和秸秆还田对甘肃引黄灌区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生产的影响. 温美娟,王成宝,霍琳,姜万礼,杨思存. 2019

[13]黄土高原黑垆土施肥的作物累积产量及土壤肥力贡献. 俄胜哲,丁宁平,李利利,袁金华,车宗贤,周海燕,尚来贵. 2019

[14]深松和秸秆还田对灌耕灰钙土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温美娟,杨思存,王成宝,霍琳. 2023

[15]整合分析不同施肥运筹下中国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特征. 王晓娟,何海军,连晓荣,寇思荣,周文期. 2019

[16]陇东旱塬覆膜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对秸秆还田与减氮的响应. 党翼,张建军,赵刚,王磊,周刚,樊廷录,李尚中. 2023

[17]低温秸秆降解微生物菌剂的研究进展. 赵旭,王文丽,李娟,呼和. 2014

[18]秸秆还田的生化他感效应研究初报. 杨思存,霍琳,王建成. 2005

[19]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灰钙土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温美娟,杨思存,王成宝,霍琳. 2025

[20]秸秆还田和覆膜对旱作雨养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牛婷婷,马明生,张军高.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