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露娜森和拿敌稳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叶子 1 ; 苏初连 2 ; 孙宇 1 ; 刘晓妹 1 ; 蒲金基 1 ; 张贺 1 ; 黄海 3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3.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芒果;花果期;炭疽病;杀菌剂;喷施;露娜森;拿敌稳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22 年 12 卷 007 期

页码: 21-25

摘要: 为探索芒果花果期喷施杀菌剂而实现防控采后炭疽病的方法,选取露娜森和拿敌稳杀菌剂开展采后炭疽病防治试验.设计每种杀菌剂2个施药剂量梯度,咪鲜胺试验区,另设空白试验,共6个处理,比较各药剂处理间病情指数.试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所选用的药剂对芒果花果期的嫩叶、花、幼果未见药害,也不影响芒果的后熟,且采后7天时,花果期喷施1500倍浓度的露娜森的防效与采后浸果咪鲜胺的防效相当、防效达72.73%,货架期可维持7天,750倍浓度拿敌稳次之,对芒果炭疽病的采后储藏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明显延长了芒果的货架期、储藏期.由于露娜森中含有新型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氟吡菌酰胺的原因,其作用机理是抑制了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通过干扰复合体Ⅱ上4个亚基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阻止其产生能量,抑制病原菌生长,与咪鲜胺处理的结果一致,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芒果花果期蓟马群落结构变化. 韩冬银,李磊,牛黎明,张方平,陈俊谕,叶政培,王建赟,符悦冠. 2023

[2]芒果花果期蓟马寄主植物间迁移对其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 韩冬银,邢楚明,李磊,牛黎明,陈俊谕,张方平,符悦冠. 2017

[3]热处理后芒果、香蕉果皮PAL活性变化与炭疽病发生的关系. 胡美姣,刘秀娟,黄圣明. 2000

[4]应用RAPD技术区别芒果抗炭疽病品种的研究. 张欣. 2005

[5]安泰生防治芒果炭疽病效应. 刘秀娟,胡美姣,郭刚,邓泽明,董凤英. 2000

[6]采前水杨酸处理对‘红芒6号’芒果采后抗病性的影响. 弓德强,黄训才,黄光平,胡美姣,高兆银,李敏,宋淑芳,黄台明,王晓,张鲁斌,朱世江. 2017

[7]阿米西达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 邓泽明,胡美姣,杨凤珍,张令宏,刘秀娟. 2003

[8]世界芒果炭疽病防治技术研究概况. 李晓娜,曾小红,谢龙莲,曾筱芬,董定超. 2017

[9]采前BTH处理对芒果果实抗病性的诱导. 弓德强,谷会,张鲁斌,洪克前,朱世江. 2012

[10]111份芒果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抗病性评价. 张国辉,陈月慧,廖苑君,柳凤,姚全胜. 2024

[11]海南番木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周子骞,李敏,高兆银,王义,洪小雨,李春霞,胡美姣. 2020

[12]6种杀菌剂对西瓜炭疽病的防效试验. 李汉丰,杜公福,党选民,戚志强. 2017

[13]多种杀菌剂对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菌菌株的毒力测定. 胡美姣,李敏,高兆银,杨凤珍. 2010

[14]杀菌剂对芒果果腐病原粉红单端孢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杨波,杨冬平,高兆银,李敏,张正科,胡美姣. 2013

[15]芒果新病害露水斑病病菌9种单剂间复配增效配比筛选. 王赛格,蒲金基,杨永利,张贺,韦运谢,刘晓妹. 2015

[16]抗多菌灵的芒果炭疽病菌的杀菌剂筛选及其交互抗性测定. 张令宏,李敏,高兆银,杨凤珍,杨叶,谢艺贤,胡美姣. 2009

[17]QuEChERS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芒果中3种杀菌剂残留. 乐渊,刘春华,黎舒怀,万瑶,李春丽. 2015

[18]芒果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张贺,许春青,贾静,杨石有,谢艺贤,刘晓妹,蒲金基. 2015

[19]黄皮果实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其拮抗性内生菌的筛选. 胡美姣,郑婧,高兆银,李敏,杨凤珍. 2007

[20]避雨栽培对芒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Wu Hongxia,武红霞,Wang Songbiao.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