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臧忠婧 1 ; 杨凤军 1 ; 蒲子钢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业科研所
关键词: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突变体;作物育种
期刊名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ISSN: 1002-2090
年卷期: 2005 年 17 卷 04 期
页码: 17-21
摘要: 对体细胞无性系筛选在育种中的意义、材料的选择方法、变异的来源、变异体的筛选及鉴定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体细胞无性系筛选中存在的问题。
- 相关文献
[1]春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开发利用. 王广金,孙光祖,闫文义,张月学,孙岩. 2003
[2]生物技术在小麦品质改良上的应用. 兰静. 2008
[3]小麦抗秆锈突变系龙辐03D51的筛选及其抗病性的遗传分析与RAPD标记. 孙岩,尹静,王广金,张宏纪,黄景华,郭强,刁艳玲,刘东君. 2007
[4]大豆体细胞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Ⅰ 培养基、基因型、植物激素对诱导大豆再生植株的影响. 隋德志,王连铮,尹光初,雷勃君. 1989
[5]基因组选择育种探讨. 吴建忠. 2022
[6]空间诱变及其地面模拟诱变方法综述. 尚晨,李集临,张月学,徐香玲,韩微波,蒿若超,唐凤兰,刘杰淋. 2007
[7]空间环境诱发作物突变的筛选技术及其应用. 谢立波,孟凡娟,黄凤兰,王雪,高永利. 2008
[8]抗病高产高梁新杂交种龙609. 焦少杰. 2006
[9]白桦雄花突变体及其细胞学特征. 刘雪梅,周菲,邢磊,丛玮玮,刘岩,宋福南. 2010
[10]不同诱变处理对苜蓿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冯鹏,孙力,申晓慧,李如来,李增杰,李志民,郑海燕,姜成,杨鹤,刘俊刚,郭伟,张英俊. 2018
[11]西瓜小粒种子突变体表型与遗传规律分析. 闫闻,王喜庆,贾云鹤,付永凯,尤海波. 2020
[12]不同诱变处理对苜蓿叶片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冯鹏,孙力,申晓慧,李如来,李增杰,李志民,郑海燕,姜成,杨鹤,刘俊刚,郭伟,张英俊. 2018
[13]提高水稻组培诱导频率方法及其对耐冷变异体筛选的研究. 陈力,吕晓波,刘丽艳,陈香兰,王春燕. 1991
[14]碳酸盐及甲硫氨酸对抗盐碱水稻根系发育的影响. 刘献,孙宇哲,杨丹,苍晶,刘会,郝再彬. 2006
[15]低植酸作物育种研究进展. 郭怡璠,杨淑萍,张宏纪,刘文林,孙岩,刘东军,耿宏伟. 2015
[16]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育成甜椒新品种宇椒二号. 郭亚华,刘录祥,毕宏文,谢立波,王雪,高永利,邓立平,郭会君. 2007
[17]大豆辐射诱变育种相关研究进展. 赵星棋,岳明昊,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徐杰飞,王象然,郭美玲.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庆油田采油五厂绿地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刘旭雅;杨凤军;陈立新;丁睿;徐蕾
关键词:大庆油田采油五厂;绿地土壤;园林植物;绿地养护
-
玉米新品种嫩单15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蒲子钢;王俊强;李德新;韩业辉
关键词:
-
外引矮秆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作者: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王俊强;蒲子钢
关键词:矮秆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杂种优势
-
玉米新品种嫩单13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李德新;蒲子钢;王俊强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嫩单13;栽培技术
-
榆紫叶甲种群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作者:迟莉;蒲子钢;王威
关键词:榆紫叶甲;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