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响应面法优化甜高粱籽粒总黄酮提取及主要组分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斐 1 ; 何振富 1 ; 王琪 2 ; 谢建鹏 1 ; 陈平 1 ; 李婷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2.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甜高粱;籽粒;总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抗氧化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197-2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确定甜高粱籽粒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测定籽粒总黄酮主要组分及其含量,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性.以陇甜粱2号成熟期籽粒为研究对象,以黄酮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甜高粱籽粒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0∶15.5(g/mL)、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80℃、超声时间29.5 min,所得黄酮含量理论为34.14 mg/g,实际可达(34.22±0.30)mg/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得陇甜粱2号籽粒总黄酮中(+)-儿茶素和芦丁含量最高,分别为3.5578、2.1146 mg/g.籽粒总黄酮清除羟基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IC 50分别为0.5442、0.1438 mg/mL,1 mg/mL籽粒总黄酮溶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3.31±0.60)%,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性.

  • 相关文献

[1]早熟茴香不同节位花穗籽粒充实动态研究. 石有太,蔡子平,刘新星,王国祥,陈玉梁. 2020

[2]不同温度和处理对甜高粱茎秆贮存效果的影响. 王斐,何振富,陈平,贺春贵. 2021

[3]甜高粱概念辨析及栽培群概念在饲用高粱品种研究中的应用. 贺春贵. 2021

[4]外源NO对盐胁迫下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旺田,谢光辉,刘文瑜,王宝强,郑凯翔,魏晋梅. 2019

[5]种植密度对不同甜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及产草量的影响. 邹凤轩,贺春贵,王国栋,何振富. 2020

[6]12个甜高粱新品系在半干旱区品比筛选试验. 王国栋,贺春贵,林益民,何振富,王剑诏,顾娴,郝生燕,邹凤轩. 2018

[7]甜高粱青贮替代玉米青贮对肉羊血液生理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王斐,何振富,陈平,谢建鹏,贺春贵. 2023

[8]8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武威市的引种试验初报. 王国栋,刘陇生,贺春贵,郝生燕,顾娴,何振富. 2018

[9]甜高粱青贮对育肥期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效率和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王斐,何振富,谢建鹏,陈平,贺春贵,李启伯. 2023

[10]基于文献计量的甜高粱研究态势分析. 王炜,崔明九,秦春林,陈琛,罗俊杰. 2016

[11]HPLC同时测定甜高粱中10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对比研究. 李婷,王斐,何振富,陈平,谢建鹏,王琪. 2024

[12]甜高粱EMS诱变获得新种质的研究. 王炜,陈琛,葛玉彬,罗俊杰,叶春雷. 2022

[13]不同甜高粱品种(系)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何振富,贺春贵,陈平,王斐. 2021

[14]花椒籽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比较. 慕钰文,黄玉龙,张辉元. 2021

[15]广东引种甘肃红芪的可行性研究. 徐静汶,程卫东,蔺海明,李晓彬,李磊强,寇宁. 2015

[16]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的GA_3、IAA和ABA含量. 程建新,毕阳,田世龙,李梅,李守强. 2013

[17]藜麦副产物常规养分与抗营养因子的检测及饲用价值评价. 江小帆,杨发荣,魏玉明,吴涛,蔡原,焦婷,黄杰,赵生国. 2023

[18]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的GA3、IAA ABA含量. 程建新,毕阳,田世龙,李梅,李守强. 2013

[19]HPLC检测分析噻虫嗪种衣剂在马铃薯中的残留动态变化. 胡梅,刘永刚,张海英,郭建国,吕和平,李晓蓉. 2012

[20]藜麦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赵保堂,杨富民,朱秀萍,杨发荣,魏玉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