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马铃薯/玉米间作对作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金建新 1 ; 何进勤 2 ; 冯付军 2 ; 黄建成 2 ; 罗昀 2 ; 桂林国 2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null

关键词: 马铃薯;玉米;间作;生理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14-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明马铃薯/玉米间作种植模式对作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为间作模式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以马铃薯/玉米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间作对作物叶绿素、光合作用、作物水分特征以及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各指标比单作模式均有所提高,叶绿素含量马铃薯和玉米分别提高1.7%~10.3%和8%~24.2%;马铃薯和玉米净光合速率、蒸腾强度、气孔导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8%、11.8%、22.2%、3.2%和3.0%、7.6%、9.2%、-6.6%,其中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间作有所下降;马铃薯和玉米间作地上部分干重、产量较单作分别提高8.4%、13.8%和5.6%、9.5%;地下部根系干重则表现为单作显著高于间作,单作马铃薯、玉米分别较间作种植提高10.5%和25.1%.间作模式合理分配了土壤水分,马铃薯和玉米2种作物避开了需水高峰期,在干旱年份间作模式可有效提高作物抗旱和防灾减灾能力.

  • 相关文献

[1]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马铃薯不同间作方式研究. 左忠,冯立荣,王峰,张亚红,梁永生. 2009

[2]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间作大豆栽培关键技术. 赵志刚,罗瑞萍,连金番,姬月梅,黄玉峰,马晓成,陈庆. 2017

[3]不同根瘤菌菌剂对蚕豆/玉米间作体系的固氮效果及产量影响. 王平,桂林国,吴秀玲,黄婷. 2011

[4]宁夏玉豆间作现状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赵志刚,罗瑞萍. 2015

[5]普通粒用型玉米品种的生理特性研究. 杨国虎,李新,马维亮,王承莲,罗湘宁. 2005

[6]净间作下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对比研究. 姬月梅,曹天俊,罗瑞萍,赵志刚,连金番,王劲松. 2021

[7]烯效唑化控对玉豆间作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罗瑞萍,连金番,姬月梅,赵志刚,郝吉兵. 2015

[8]不同耕作方式和播种深度对燕麦苗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陈彩锦,王秉龙,王川,高婷,姜雪琴,马克成,朱新忠,李海秋,金学平. 2018

[9]播期对红花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马斌,李明,包杨梅,刘华,郭兰萍. 2023

[10]种植模式对宁南山区土壤团聚体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陈国峰,姬强,王亚麒,王锐,雷金银,何进勤. 2023

[11]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灌溉对土壤质量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雷晓婷,何进勤,雷金银,祁焕军,徐瑾瑜,金建新,王天宁. 2021

[12]覆膜和密度对宁南旱地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锦秀,郭鑫年,张国辉,陈刚,王西娜,周涛. 2015

[13]生态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播种机播种对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何进勤,金建新,桂林国,王天宁,冯付军. 2019

[14]不同覆膜时期对宁南山区土壤水热环境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孙娇,郭鑫年,梁锦秀,陈刚,张国辉,周涛. 2017

[15]不同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防治黑痣病的效果. 张丽荣,郭成瑾,沈瑞清,张华普,王喜刚. 2017

[16]长期轮作与施肥对马铃薯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 王晓军,孙玉琴,杨军学,王勇,张尚沛,程炳文,张晓娟. 2021

[17]不同补水量对'宁薯16号'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余帮强,吴林科,郭志乾,张国辉,颉瑞霞. 2019

[18]叶面喷施铁锌锰微肥对马铃薯生长、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李凯,张国辉,郭志乾,余帮强,张新学,颉瑞霞,吴林科,张建虎. 2018

[19]药肥产品对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及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靳明生,王效瑜,王元元,张国辉,郭志乾,魏国宁. 2021

[20]氮磷钾肥配施对宁南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锦秀,郭鑫年,张国辉,陈刚,王西娜,周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