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比例有机无机氮配施对长期稻麦轮作体系中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昱杭 1 ; 唐旭 2 ; 姜振辉 1 ; 周家树 1 ; 张少博 1 ; 刘娟 1 ; 李永夫 1 ;

作者机构: 1.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水稻产量;水稻吸氮量;氮素利用效率;土壤养分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401-4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有机无机氮肥配比对南方稻麦轮作体系中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实现水旱轮作体系中水稻的高产高效和有机无机肥料的科学配施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依托水稻-冬小麦轮作体系,以常规施氮量(225 kg N hm-2)为基准,在水稻季设置不施肥(CK)、100%化肥氮(CF)、75%化肥氮+25%有机肥氮(25%M)、50%化肥氮+50%有机肥氮(50%M)、25%化肥氮+75%有机肥氮(75%M)以及100%有机肥氮(100%M)6个处理,在第7个轮作周期水稻季分析水稻产量、氮素吸收量、氮素利用效率、氮平衡以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变化。【结果】相比对照处理,施肥处理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吸氮量。水稻产量和籽粒吸氮量均随着有机肥占比的增加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5%M处理下水稻产量和吸氮量最高,但与CF处理无显著差异。施肥处理的水稻氮素表观利用率变化范围在29.4%~50.0%之间,偏生产力范围为51.5~57.1 kg kg-1之间,其中以25%M处理下氮素效率最高。相比对照处理,不同施肥处理均降低氮素内部利用率,但不同施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CF处理降低了土壤pH,而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的土壤pH高于CF处理。在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处理中,提高有机肥占比能显著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和无机氮含量。根据灰色关联分析,与稻米产量关联度从高到低的土壤因子依次为:铵态氮、全碳、全氮、硝态氮、pH。【结论】在常规施氮量的条件下,与单施化肥相比,施氮比例为25%有机肥+75%无机肥的配施方案,能够保证水稻籽粒产量、吸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不下降的前提下,提升土壤碳氮含量和缓解土壤酸化效应。因此,基于南方稻麦轮作体系长期试验的结果,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相较于纯化肥处理,具有更大的产量优势和减肥潜力。

  • 相关文献

[1]灌溉与有机氮替代对滨海盐土莴笋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马宁,徐君言,刘琛,郭彬,傅庆林,林义成,裘高扬. 2022

[2]不同施肥模式下苕溪流域水稻田和蔬菜地氮磷流失规律. 刘琛,张莉,林义成,郭彬,傅庆林,李华,丁能飞. 2019

[3]榨菜叶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温明霞,聂振朋,石孝均. 2007

[4]乙烯利对水稻的催熟效应. 王熹施一平. 1975

[5]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氨挥发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俞巧钢,叶静,符建荣,马军伟,邹平,丁炳红,顾国平,范浩定. 2011

[6]腐殖酸和脱硫石膏对滨海盐土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朱芸,傅庆林,郭彬,林义成,刘琛. 2022

[7]红麻、厌氧混合菌群及红麻骨炭对土壤重金属镉的修复. 陈常理,马前,安霞,尉吉乾,应金耀,周华萍,李文略,骆霞红,柳婷婷,邹丽娜,朱关林. 2024

[8]不同调理剂组合对浙江红壤土壤肥力、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朱铭,刘琛,林义成,郭彬,李华,傅庆林. 2022

[9]红壤地区水稻土施硫对水稻的增产效应. 薛智勇,孟赐福,吕晓男,吴崇书,滕淳茜. 2002

[10]不同有机物料配比组合对黄筋泥田土壤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朱铭,刘琛,林义成,郭彬,李华,傅庆林. 2022

[11]温州蜜柑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涛,冯先桔,张仙平,王燕斌,陈丹霞,黄雪燕. 2009

[12]浙江台州柑橘主产区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林媚,冯先桔,温明霞,王燕斌. 2007

[13]温州蜜柑优质园土壤、叶片养分及施肥状况调查. 石学根,张林,林媚,凡改恩. 2009

[14]浙江省柑橘园土壤养分调查. 温明霞,鹿连明,王鹏,吴韶辉,蒲占湑,黄振东. 2019

[15]三峡重庆库区柑桔园土壤养分变异特征研究. 温明霞,聂振朋,周鑫斌,石孝均. 2011

[16]土壤和叶片养分与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关系. 张林,石学根,凡改恩,林媚. 2010

[17]“3S”技术在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应用. 麻万诸,吕晓男,陈晓佳. 2009

[18]基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稻田沼灌均匀性探讨. 李美霖,王青霞,乔宇颖,喻曼,陈喜靖,沈阿林. 2019

[19]不同类型微生物肥料在梨树栽培上的应用. 钟林炳,王道泽,黄越,陆晓林,姚燕来,王卫平. 2021

[20]海涂围垦区不同耐盐树种根际土壤团聚体形成及养分分布特征. 刘星,吴华勇,杨升,卢翔,王金旺,陈秋夏.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