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中超 1 ; 刘峰 1 ; 王秋菊 1 ; 姜辉 2 ; 张劲松 1 ; 姚春雨 1 ; 高盼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
关键词: 农作物;机械化;品质控制;马铃薯;专用培土犁;培土模式;垄距;培土效果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20 期
页码: 49-5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中耕培土是马铃薯生产的关键耕作技术,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中耕培土犁培土效果达不到当前生产作业要求,限制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为解决该问题,该研究根据马铃薯生产现状,应用自主研发马铃薯专用中耕培土犁,并以传统中耕培土犁为对照,开展不同垄距培土犁培土效果对比试验,设置垄距为65、70、80和90 cm,分别在马铃薯苗期及现蕾期进行2次培土,探讨马铃薯专用培土犁的最佳培土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马铃薯专用中耕培土犁培土,垄体明显增大,垄体土壤质量高于对照21.7%~33.4%,有利于马铃薯生育期地下干物质的积累,提高马铃薯匍匐茎数;有利于地下薯块的增长,大、中薯块茎产量增加,小薯块茎所占比率有所减少;马铃薯产量两年平均为38 215.0~43 131.2 kg/hm~2,比对照提高1.1%~7.3%,商品薯产量为33 788.9~39 346.7 kg/hm~2,比对照提高4.1%~11.2%,青薯产量为670.7~834.3 kg/hm~2,比对照降低18.7%~28.8%;其中垄距为80 cm培土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青薯产量最低,均值分别为43 131.2和670.7 kg/hm~2,为马铃薯专用中耕培犁的最佳培土模式。该研究可为马铃薯生产提供指导。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中不同垄距栽培试验研究. 申宏波,赵海红,顾鑫,杨晓贺,刘伟,丁俊杰. 2012
[2]浅谈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 张静华. 2015
[3]伏秋干旱影响不同垄作栽培的大豆产量. 董全中. 2009
[4]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豆丰收24产量的影响. 薛红,杨兴勇,董全中,张勇. 2007
[5]不同品种大豆加工豆浆的品质分析及评价模型(英文). 陈辰,郭顺堂,李景妍,徐婧婷,王睿粲,张新艳,谢来超,施小迪,张惠,王曙明,王谦玉. 2018
[6]施用氮肥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 王晶鑫,史坚. 1993
[7]松嫩平原中部农作物空间格局时空变化. 刘克宝,陆忠军,付斌,辛蕊,黄楠,刘艳霞,李杨. 2019
[8]松嫩平原中部农作物空间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刘克宝,陆忠军,宋茜. 2018
[9]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 付立新. 2020
[10]基于GF-1数据的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SVM算法研究. 解文欢,张海峰,张有智,吴黎,张宇. 2022
[11]基于GF-6影像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研究. 解文欢,张有智,吴黎,张海峰,张宇,张效霏. 2023
[12]农作物应用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效益显著. 李泽宇. 2005
[13]基于空间信息的农作物苗情监测系统. 于海洋,刘艳梅,董燕生,杨小冬,任东. 2013
[14]基于Sentinel-2影像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研究. 解文欢. 2023
[15]黑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探索与思考. 黄成亮. 2022
[16]钛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初报. 郑铁军. 1993
[17]农作物种植技术支持系统设计. 丁宁. 2011
[18]5种主要农作物DNA快速提取方法研究. 王伟威,孟庆虹,张瑞英,关海涛,陈凯新,高锋,赵琳,姚鑫淼. 2008
[19]县级主要农作物空间分布遥感制图 -以同江市为例. 解文欢,张有智,张海峰,吴黎,张宇. 2022
[20]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陈玉萍.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深松与秸秆覆盖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碳组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高盼
关键词:深松;秸秆覆盖还田;土壤有机碳;团聚体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产量
-
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申惠波;刘玉涛;徐婷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施氮量;有机氮组分;玉米产量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稻中氟酮磺草胺及其代谢物的残留
作者:陈国峰;滕瑶;刘峰;张晓波;董见南;黄文功;兰静
关键词:氟酮磺草胺;代谢物;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水稻
-
东北半干旱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作者:高盼;申慧波;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关键词:秸秆还田方式;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荧光结构;东北黑土区
-
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钙土农田养分含量、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王晨;刘玉涛;谭可菲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黑钙土;土壤养分;细菌群落;玉米产量
-
白浆土改良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影响
作者:周魏岩;张海滨;王秋菊;梁玉成;陈爱慧;朱炫铭
关键词:白浆土改良;土壤结构;可持续性;土壤保肥;土壤通透性;生态环境保护
-
种植方式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作者:张喜娟;王文龙;孟英;唐傲;董文军;刘猷红;徐英哲;王立志;姜树坤;杨贤莉;刘凯;姜辉;任洋;来永才
关键词:寒地;水稻;种植方式;倒伏指数;单茎抗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