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生长和死亡参数变化的官井洋大黄鱼资源现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叶金清 1 ; 徐兆礼 1 ; 陈佳杰 1 ; 康伟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大黄鱼;死亡率;生长方程;渔业资源;官井洋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2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238-2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依据2010—2011年福建官井洋水域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对2 098尾大黄鱼的体长、体质量、生长、性腺进行测定。据此,利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和死亡参数分析官井洋大黄鱼资源现状,并讨论了拐点年龄,临界年龄等渔业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目前官井洋大黄鱼平均体长132.6 mm,优势体长组为110~150 mm,占55.96%;平均体质量45.1 g,优势体质量组为10~50 g,占61.77%,大黄鱼幼鱼和补充群体已成为渔业生产的主要捕捞对象。大黄鱼体长—体质量间的关系式为W=2.001×10-5L3.006。用ELEFAN技术拟合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分别为L∞=385.4 mm、k=0.43及t0=-0.32a,拐点年龄为2.2龄。对照20世纪80年代福建近海海域大黄鱼群体L∞值从555.4 mm下降到现在的385.4 mm,拐点年龄由2.97下降到2.2,均表明当今大黄鱼群体小型化且低龄化严重。生长系数k由0.36增长到0.43表明大黄鱼的生长速度加快。总死亡系数(Z)为3.12,自然死亡系数(M)为0.45,捕捞死亡系数(F)为2.67,资源开发率(E)为0.856。大黄鱼M值出现上升,可能与福建近海环境质量下降有关,而高强度的捕捞促使大黄鱼捕捞死亡系数由0.84上升到2.67,说明大黄鱼资源已经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在官井洋大黄鱼现行资源状态下,应努力降低捕捞死亡水平,保护大黄鱼生存环境,而对目前以小型化和低龄化为主的大黄鱼群体,建议以控制大黄鱼的开捕年龄(t0)为主。

  • 相关文献

[1]官井洋大黄鱼夏季食物组成和摄食习性. 徐佳奕,陈佳杰,田丰歌,徐兆礼. 2012

[2]大黄鱼耳石锶标志技术. 张辉,姜亚洲,袁兴伟,张翼,李圣法,程家骅. 2015

[3]牙鲆不同家系早期形态性状差异比较. 刘永新,刘海金. 2008

[4]驼背鲈的年龄与生长特征.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勾效伟. 2007

[5]乌苏里江上游黑斑狗鱼种群的生长特性. 唐富江,姜作发,董崇智. 2005

[6]长江中、上游铜鱼的生长特性. 庄平,曹文宣. 1999

[7]东海中部日本鲭繁殖群体年龄与生长特征. 周翰林,严利平,张辉,李建生. 2022

[8]珠江中下游草鱼渔业生物学特征研究. 何玉洁,朱书礼,武智,李新辉,李捷. 2021

[9]怒江细尾高原鳅生长特征与食性. 邓华堂,岳兴建,陈大庆,田辉伍,刘绍平. 2010

[10]新疆3种雅罗鱼生长模型的比较研究. 霍堂斌,马波,唐富江,姜作发,蔡林钢,阿达克白克·可尔江,刘立志. 2008

[11]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arnus)的生长特性. 战培荣,赵吉伟,董崇智,赵春刚. 2005

[12]黄河雅罗鱼的年龄与生长关联性. 李慕琪,王继隆,李培伦,刘嘉成,刘彦斌,王太,刘凯,赵鹏,张健. 2024

[13]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质构、营养和滋味成分差异研究. GUO Quanyou,郭全友. 2018

[14]淡腌大黄鱼腐败细菌鉴定及PLFAs初级模型建立. 郭全友,何木. 2015

[15]中国大黄鱼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 李旭君,岳冬冬. 2019

[16]不同盐度对室内大黄鱼养殖成活率、生长和耳石元素的影响. HUANG Wei-qing,黄伟卿,RUAN Shao-jiang,阮少江,ZHANG Yi,张艺,Ji Cheng-long. 2018

[17]Ca~(2+)、Mg~(2+)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存的影响. 周凯,来琦芳,王慧,黄宁宇,么宗利. 2007

[18]黑龙江中游乌苏里白鲑资源现状评估. 王继隆,刘伟,鲁万桥,李培伦,唐富江. 2019

[19]低温驯化下4种不同品系罗非鱼血清皮质醇与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 何杰,强俊,徐跑,朱志祥. 2014

[20]食物供应量对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樊佳佳,白俊杰,简清,叶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