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源性湖泛水体主要含硫致臭物及其产生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卢信 1 ; 刘成 2 ; 尹洪斌 2 ; 范成新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湖泛;含硫氨基酸;蛋氨酸;挥发性硫化物;脱氨基作用;太湖;贡湖湾

期刊名称: 湖泊科学

ISSN: 1003-5427

年卷期: 2015 年 27 卷 04 期

页码: 583-5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由水生生物残体诱发的湖泛发生过程中水体高浓度的含硫致臭物质对水生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这些致臭物质的来源途径及其产生机制至今尚无详细报道.通过使用藻类、浮游动物、鱼类、底栖动物以及水生植物等多种生物残体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发现各类生物残体均能导致湖泛的发生,其中藻类残体中含有的大量含硫氨基酸导致水体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浓度升高尤为突出.使用蛋氨酸作为前驱物质进行模拟实验发现,影响蛋氨酸降解的非生物因素主要为光照和厌氧条件,其中光照的影响更大.对蛋氨酸降解率与铵态氮浓度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无论有无生物作用二者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蛋氨酸降解的第一步应为发生脱氨基作用.对α-羟丁酸、α-酮丁酸和4-甲硫基-2-氧代丁酸等中间产物在体系中的变化进行研究后发现,4-甲硫基-2-氧代丁酸在体系中很难积累,而α-羟丁酸和α-酮丁酸则有较明显的累积过程,说明脱甲硫基作用可能在脱氨基作用后很短时间内发生,或二者同时发生,由此产生甲硫醇,甲硫醇再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以及硫化氢等.

  • 相关文献

[1]江苏太湖淤泥的农用方式及风险防控措施. 白延飞,王海芹,沈建宁,王子臣,管永祥,梁永红. 2015

[2]太湖和滇池表层水体水质与水华蓝藻生物质生化性状的关系. 杜静,钱玉婷,徐跃定,张建英,常志州. 2013

[3]基于遥感技术的太湖放养凤眼莲的生长模型. 孙玲,朱泽生,王晶晶,刘华周. 2011

[4]用经验正交函数提取太湖MODIS-EVI时空分布特征. 张恒敢,顾克军,张斯梅. 2018

[5]太湖水体微囊藻毒素变化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耿志明,王澎,刘蔼民. 2012

[6]太湖人工种养凤眼莲的光合生产力及其碳汇潜力分析. 李霞,丛伟,任承钢,盛婧,朱普平,郑建初,严少华. 2011

[7]构建太湖富营养化循环环保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亢志华,唐剑,袁伟,刘华周. 2012

[8]太湖蓝藻暴发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李秉柏,施德堂,王志明. 2007

[9]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法的太湖氮磷污染物去除生态补偿. 亢志华,刘华周. 2015

[10]肉羊非常规TMR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和蛋氨酸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 张小寒,涂远璐,汤海江,高立鹏,张凯,白云峰. 2021

[11]知菜碱替代蛋氨酸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李优琴.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