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智开 1 ; 王石惠 1 ; 钟太秀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科院
关键词: 小麦;育种;冬小麦;数量性状;产量性状;贵州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1988 年 04 期
页码: 28-32
摘要: 为选育适应贵州生态条件的重穗型冬小麦新品种,对12个穗粒大小不同的亲本组成的8个组合进行了遗传和相关分析。揭示了7个数量性状广义遗传力的大小依次为;千粒重>株高>穗长>穗粒数>穗粒重>每穗总小穗数>株穗数,组合间有差异。遗传变异系数,以穗粒重、千粒重、穗粒数及株穗数为高,每穗总小穗数最小。F_17个性状都是倾大亲组合最多;F_2,凡双亲差异小、亲本个体环境变幅小,超亲个体即多;亲本差异大、个体分散度小,超亲本个体就少。对F_1、F_2和亲本各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穗长、穗粒数、每穗总小穗数与穗粒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表明这3个性状可作为选育重穗型品种的主要参数。
- 相关文献
[1]贵州玉米杂交组合的主成分分析. 黄经菊,郑常祥,陈柔屹,陈发波,陈发辉. 2009
[2]贵州省大白菜育种研究的思考. 赵大芹,陶莲. 2005
[3]贵州辣椒育种研究进展. 赵靓瑜,王洪亮,吴康云. 2022
[4]贵州小麦地方种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分析. 陈天青,王伟,何昀昆,何庆才. 2009
[5]贵州铜仁地区小麦产量限制因子分析. 朱青,尹迪信. 2007
[6]抗病小麦新品种黔麦20号的选育与应用. 陈天青,王伟,隋建枢,王学丽,何庆才. 2016
[7]贵州高海拔地区氮磷钾平衡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陈正刚,朱青,王文华,何应国. 2006
[8]贵州省小麦育成品种(系)性状分析及发展方向初探. 徐燕,佘安容. 2001
[9]小麦行间冬副作物与麦玉豆复种系统生产力的关系. 何元农,何言章,王清华. 1992
[10]论贵州小麦近代育种目标及战略. 孙智开. 1993
[11]贵州绿肥的发展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陈旭晖. 1999
[12]贵州小麦抗病育种的成就、问题及展望. 龙增栋,何庆才. 2001
[13]喀斯特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型牧草筛选试验研究. 龙忠富,唐成斌,孟军江,刘正书,莫本田. 2007
[14]贵州旱坡地梯化建设效益研究评价. 熊元,王天生. 1999
[15]东方蜜蜂的新亚种. 庄德安. 1989
[16]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碾磨品质数量性状基因座. 张大双,黄培英,彭强,张上都,王际凤,王成招,朱速松. 2013
[17]不同氮磷钾水平苇状羊茅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陈瑞祥,唐成斌,牟琼. 2006
[18]家蚕主要经济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 任晓晓,杨万军,孙运朋,余文中,罗朝斌. 2020
[19]杂交桑产叶量与10个主要数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韩世玉. 2020
[20]11个常用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任洪,郑常祥,郭大维.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冬小麦早熟发育特性及其遗传育种研究回顾
作者:孙智开;王石惠
关键词:冬小麦;早熟性发育;遗传育种
-
早麦5号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
作者:钟太秀;孙智开;王石惠
关键词:早麦5号,选育,经验分析
-
贵州省小麦稀特名优种质的选育进展
作者:孙智开;钟太秀;王石惠;杨健勇
关键词:小麦;稀特种质;创新;研究;利用
-
高产小麦新品种——贵麦2号
作者:孙智开
关键词:
-
小麦稀特名优种质的分析与划分探讨
作者:孙智开;钟太秀;王石惠;杨健勇
关键词:小麦;特早熟;特大粒;特大穗;划分
-
三十年来小麦早熟性研究进展
作者:孙智开;王石惠
关键词:冬小麦;早熟性发育;遗传育种
-
普通小麦穗分枝性遗传分析与育种初探
作者:孙智开;王石惠
关键词:普通小麦;穗分枝;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