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广东中部地区高温季节蔬菜田杂草群落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国奇 1 ; 冯莉 1 ; 田兴山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样地调查;农田杂草;盖度;频度;轮作;外来入侵杂草

期刊名称: 生态科学

ISSN: 1008-8873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5 期

页码: 115-1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和农田生境呈现深刻的变革,农田草害不断加剧,及时掌握农田杂草群落特征,积累相关数据资料迫在眉睫。于2013年夏季对广东典型蔬菜种植区的90块典型菜田杂草群落进行了样地调查,在90块菜田记录了82种杂草,包括16种外来入侵杂草;82种杂草共涉及27科54属,其中超过5种的科包括:禾本科(14种)、菊科(12种)、莎草科(8种)、玄参科(7种)、蓼科和苋科(5种)。杂草中频度最高的为碎米莎草(Cyperus iria,88.9%);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牛筋草(Eleusine indica)、通泉草(Mazus japonicus)、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草龙(Ludwigia hyssopifolia)等均超过60%;频度在10%以上的杂草共26种,其中禾草类5种、莎草类3种、阔叶类18种。在所调查田间,阔叶草种类较多,且平均发生盖度显著高于禾草和莎草(P<0.05),菜心田间禾草类杂草相对盖度显著低于其它作物田,莎草类杂草显著高于其它作物田;水旱轮作田间莎草类杂草的盖度显著高于旱连作田(P<0.05)。对26种常见杂草与耕作因子间进行RDA排序,结果表明,水旱轮作、种植甜玉米(Zea mays)、种植豇豆(Vigna unguiculata)、种植丝瓜(Luffa cylindrica)等因子均对田间杂草群落具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和原始数据可为研究华南地区菜田杂草群落及其演替趋势积累第一手资料。

  • 相关文献

[1]香蕉-甘蔗轮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刘文清,崔广娟,王芳,曾莉莎,吕顺,杜彩娴,范镇夷,黄秉智. 2019

[2]城市近郊菜地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欧继喜,陈利丹,马海峰,黎华寿,徐培智.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