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橡胶树1981’IRRDB野生种质预割诱导次生乳管分化的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史敏晶 1 ; 张世鑫 1 ; 晁金泉 1 ; 李言 1 ; 邓小敏 1 ; 胡彦师 1 ; 田维敏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海南省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橡胶树;野生种质;预割;次生乳管分化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2 年 02 期

页码: 303-3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巴西橡胶树树干树皮中的次生乳管是天然橡胶合成和贮存的主要组织,次生乳管列的多少与胶乳产量密切正相关。割胶是天然橡胶生产中的核心环节,是当前获得天然橡胶的唯一途径,而割胶伤害能诱导次生乳管分化。采用碘-溴染色方法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预割前后1981’IRRDB野生种质成龄树的树皮结构,对不同种质预割前后黄皮层和水囊皮区域的乳管列进行统计,并分析新分化的次生乳管列。研究结果表明,选取的85份8年生野生种质在自然条件下的乳管分化能力普遍较弱,黄皮层和水囊皮中成列的次生乳管数量均较少,2个部位合计乳管列数普遍低于8列。预割后不同种质水囊皮中次生乳管列数普遍增多,但黄皮层尚无明显变化。根据伤害诱导分化新的次生乳管列数的多少,将预割诱导乳管分化的能力由低到高分为1、2、3级,分别对应于新分化乳管列数为少于2列、2~3列(含2列)、3~4列(含3列)。在85份种质中,对应1级57份、2级23份、3级5份的种质,所占比例分别为67.06%、27.06%、5.88%,可见,诱导分化次生乳管能力强的种质占比较低,大部分种质为1、2级乳管分化,3级分化能力的种质极少。被诱导新分化次生乳管的能力与种质在自然条件下的分化能力有关,尤其是高乳管分化能力的种质通常在自然条件下也有较强的分化乳管的能力。通过预割判断乳管分化能力不仅为野生种质鉴定和评价奠定基础,也为橡胶树高产育种以及早熟、晚熟品种的早期预测提供有效指标。

  • 相关文献

[1]预割对橡胶树胶乳生理的影响. 方分分,刘实忠,杨文凤,校现周. 2008

[2]橡胶树野生种质抗寒前哨苗圃系比区寒害调查报告. 胡彦师,华玉伟,蔡海滨,方家林,安泽伟,黄华孙. 2012

[3]橡胶树种质资源抗白粉病调查及分析. 官鑫,彭延麟,胡彦师,曾霞,涂敏. 2021

[4]形成层活动对机械伤害诱导巴西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的影响. 张世鑫,刘世彪,田维敏. 2011

[5]橡胶树形成层组织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及HbHDA6互作蛋白筛选. 张世鑫,吴绍华,杨署光,晁金泉,史敏晶,葛立鑫,蒋毅,田维敏. 2024

[6]冠菌素诱导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的形成层细胞CUT&Tag文库构建和初步分析. 张世鑫,葛立鑫,吴绍华,晁金泉,杨署光,史敏晶,张华,田维敏. 2024

[7]海南胡椒种质资源主要品质特性研究初报. 刘红,郝朝运,徐志,谷风林,邬华松. 2012

[8]巴西橡胶树48份野生种质对胶孢炭疽菌抗性评价. 蔡海滨,涂敏,胡彦师,方家林,程汉,安泽伟,李维国. 2018

[9]巴西橡胶树48份野生种质对胶孢炭疽菌抗性评价. 蔡海滨,涂敏,胡彦师,方家林,程汉,安泽伟,李维国. 2018

[10]橡胶树1981′ IRRDB野生种质苗期初生乳管分化的研究. 金华斌,田维敏,史敏晶. 2017

[11]海南省部分农场2007/2008年冬橡胶树寒害情况浅析. 阚丽艳,谢贵水,崔志富,魏宏杰,左雪冬,王弟,庄建信. 2008

[12]橡胶树微割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校现周. 2000

[13]橡胶树炭疽病菌致病力减弱突变体的筛选及初步分析. 郑肖兰,刘艳,易克贤,吴伟怀,习金根,梁艳琼,郑金龙,郑服丛,贺春萍. 2014

[14]橡胶速生高产新型种植材料的培育与试种. 陈雄庭. 2006

[15]橡胶树死皮病与细胞程序性死亡——世纪难题的新视点. 刘志昕. 2000

[16]中国橡胶树主栽区割胶技术体系改进及应用. (Missing).

[17]中国橡胶树主栽区割胶技术体系改进及应用. (Missing). 2006

[18]橡胶树微型芽条离体快繁及其在籽苗芽接中的应用. 陈雄庭,彭明,张秀娟,王颖,吴坤鑫. 2008

[19]不同频率和时间超声波处理对橡胶产量及产排胶生理的影响. Duan Cuifang,段翠芳,Li Yu,黎瑜,Nie Zhiyi,聂智毅,Zeng Rizhong. 2014

[20]论橡胶树气刺微割技术发展策略. 校现周,魏小弟,罗世巧.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