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口黑鲈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基因(HBP)SNPs的筛选及与生长性状关联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春龙 1 ; 白俊杰 1 ; 李胜杰 1 ; 樊佳佳 1 ; 马冬梅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大口黑鲈;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基因(HBP);单倍型;双倍型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4 年 22 卷 02 期

页码: 104-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binding protein,HBP)在动物的脂肪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脂类是鱼类的重要能源物质,尤其是那些对糖类利用率很低的肉食性鱼类。HBP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可能会影响脂肪代谢,而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性状产生影响,研究其SNP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可为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候选标记。本研究根据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EST-SNP库中HBP基因的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KF652241),用直接测序法在HBP基因3'非编码区获得了3个SNPs位点:H1(G+2782T),H2(T+2817C)和H3(G+2857A);随机选择同批繁殖、同塘养殖的165尾大口黑鲈样本,对3个SNPs位点用SnaPshot方法进行检测和分型,分型结果用软件Popgene32进行遗传结构分析;运用软件spss17.0的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对获得的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3个位点均处于哈温平衡,其中H1和H2位点组成了两种单倍型(A和B),观测到3种基因型(AA、AB和BB);H1、H2和H3共组成6种双倍型(D1、D2、D3、D4、D5和D6)。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基因型BB在体质量和全长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基因型AB(P<0.05),双倍型D6在体质量和全长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双倍型D4(P<0.05)。本研究在大口黑鲈HBP基因3'非编码区获得了与生长性状相关的SNPs标记,可应用于大口黑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相关文献

[1]大口黑鲈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关联性分析. 于凌云,白俊杰,樊佳佳,李小慧,叶星. 2010

[2]大口黑鲈ghrelin基因SNPs的筛选及与生长性状关联性分析. 刘浩,白俊杰,李胜杰,樊佳佳,全迎春. 2016

[3]大口黑鲈载脂蛋白基因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相关分析. 李胜杰,景燕娟,白俊杰,孙建国,吴建开,费志平. 2018

[4]草鱼载脂蛋白A-Ⅰ-1基因3'非编码区SNPs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刘小献,白俊杰,于凌云,李胜杰. 2012

[5]尼罗罗非鱼MYF6基因SNP位点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高风英,佟延南,刘志刚,曹建萌,王淼,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2024

[6]POU1F1基因SNP位点与尼罗罗非鱼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高风英,佟延南,曹建萌,刘志刚,王淼,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2024

[7]草鱼醛缩酶B基因部分序列的SNP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曹婷婷,白俊杰,于凌云,樊佳佳. 2012

[8]草鱼载脂蛋白A-I-1基因3'非编码区SNPs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刘小献,白俊杰,于凌云,李胜杰. 2012

[9]尼罗罗非鱼MYF5基因SNP位点筛选及其与不同群体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佟延南,高风英,刘志刚,王淼,曹建萌,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2023

[10]草鱼羧肽酶A1基因(CPA1)部分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曹婷婷,白俊杰,于凌云,樊佳佳. 2012

[11]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SNP标记开发及多态性分析. 王婷,黄智慧,马爱军,马得友,王新安,夏丹丹,马本贺. 2014

[12]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Nramp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及SNP筛选. 邢贺飞,高峰涛,张永珍,董忠典,陈松林. 2016

[13]翘嘴鳜微卫星标记亲权鉴定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曾庆凯,孙成飞,董浚键,田园园,叶星. 2017

[14]大菱鲆生长性状相关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多家系验证. 田涛,王伟继,陈再忠,胡玉龙,王陌桑,吕丁,李之乡. 2016

[15]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拟穴青蟹抗菌肽基因SCY2的SNP位点. 马洪雨,马春艳,张丹,崔海玉,蒋科技,马凌波. 2011

[16]大口黑鲈新品种培育与展望. Bai Juniie,白俊杰. 2012

[17]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马冬梅,白俊杰,邓国成,李胜杰,张莉莉. 2011

[18]维生素C对大口黑鲈生长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谢一荣. 2006

[19]两种饲料对大口黑鲈生长、消化道指数和消化酶活性影响. 关胜军. 2006

[20]大口黑鲈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刘春,李凯彬,王庆,马必勇,卞荣玲.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