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湖北省稻田稗属杂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顾琼楠 1 ; 褚世海 1 ; 黄启超 1 ; 李林 1 ; 陈安安 1 ; 李儒海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防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湖北;稻田;稗属杂草;五氟磺草胺;抗性监测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24 期

页码: 105-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明确湖北省稻田稗属杂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在用五氟磺草胺田间最高推荐剂量对稗属杂草种群进行筛选后,对湖北省主要稻区58个稗属杂草田间种群进行整株生物测定。整株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各采集点的稗属杂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敏感种群19个,占样本总数32.76%,其致死中量(ED50)为0.274 7~0.827 8 g a.i./hm~2;3个种群(鄂州市汀祖镇凤凰村的18-ETF种群、黄石大冶市大箕铺镇小箕铺村的18-HDDX种群和黄冈武穴市龙坪镇胡胜村的18-HWLH)对五氟磺草胺表现出极高水平的抗性,占供试种群总数的5.17%,其EC50分别为750.752 5、153.134 4、56.023 5 g a.i./hm~2,与敏感种群相比,其抗性倍数分别达2 668.87、544.38、199.16倍。中等水平抗性种群有13个,占样本总数的22.41%,抗性倍数为10.23~86.65。低水平抗性种群有23个,占样本总数的39.66%,抗性倍数为3.06~9.94。在地理分布上,鄂东丘陵岗地双季稻区采集的稗草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较高,其次为江汉平原双季稻区采集的稗草,鄂中丘陵岗地单季稻区采集的稗草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相对较低。研究结果揭示了湖北省主要稻区稗属杂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及抗性分布情况,为该地区合理应用五氟磺草胺防控稻田稗草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 相关文献

[1]稗18-WJJ-Ec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靶标抗性机制. 黄启超,顾琼楠,褚世海,陈安安,李林,李儒海,孙正祥. 2022

[2]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复配剂对水稻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崔海兰,朱文达,魏守辉. 2011

[3]二氯喹啉酸对水稻后茬作物的安全性研究. 李儒海,褚世海. 2013

[4]水稻褐飞虱综合治理研究与示范——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水稻褐飞虱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华红霞,何予卿,杨长举,翟保平. 2011

[5]湖北省发展弱筋专用小麦的思路和对策. 高春保. 2003

[6]WTO与湖北棉花生产. 詹先进,张兴中. 2002

[7]钙对板栗栗仁褐变及果实常温贮藏性能的影响. 张忠慧,黄宏文,姜正旺,张力田. 2001

[8]湖北棉花遗传改良研究现状剖析. 王玉美,华金平. 2004

[9]提升湖北棉花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思考. 张兴中,詹先进,蓝家样. 2004

[10]湖北莲藕产业发展的若干设想及建议. 周明全,何建君,胡中立. 2002

[11]湖北现代农业出现的新特点及发展对策. 黄其振,张俊,邢美华. 2015

[12]湖北省柑桔施肥概况调查. 鲁剑巍,陈防,余常兵,万运帆,刘冬碧,王富华,王明锐,王运华. 2003

[13]试析湖北茶产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对策. 陈福林,房超,宰吾. 2017

[14]湖北省无籽西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戴照义,王运强,龚钰,王舒景. 2018

[15]湖北省高粱地方种质资源鉴定和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李莉,刘昌燕,陈宏伟,万正煌,刘良军,伍广洪,黎大革. 2017

[16]南高丛蓝莓‘莱格西’在湖北武汉的引种表现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杨夫臣,秦仲麒,李先明,伍涛,涂俊凡,朱红艳,刘政,杨立. 2018

[17]水稻种植示范区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采纳意愿的调查研究——基于沙洋县问卷调查的分析. 魏莉丽,吴一平,习斌,马朝红,徐志宇. 2018

[18]湖北葡萄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龚林忠,何华平,刘勇,王会良,艾小艳,王富荣,刘模发. 2018

[19]湖北省推进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陈庆红,张蕾,罗轩,高磊. 2019

[20]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的越冬研究初探. 常向前,吕亮,万鹏,许冬,罗汉钢,李文静,张舒.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