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药用野生稻胚拯救后代YF2快繁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芳 1 ; 原文霞 2 ; 鲍根良 2 ; 钱长根 3 ; 黄坚 1 ; 刘健 1 ; 杨勇 2 ; 严成其 2 ; 陈剑平 2 ;

作者机构: 1.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3.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胚拯救;组织培养;快繁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17 年 58 卷 04 期

页码: 642-643+647

摘要: 取药用野生稻胚拯救后代的幼芽1~2 cm,经70%酒精消毒30 s,0.1%升汞摇动消毒8 min及无菌水洗3~5次后,将其放在诱导培养基MS+2,4-D 1.0~3.0 mg·L~(-1)+6-BA 0.1~0.5 mg·L~(-1)中培养,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31%;然后转入MS+IAA 1.0~3.0 mg·L~(-1)+6-BA 2.0~4.0 mg·L~(-1)+KT 1.0~2.0 mg·L~(-1)分化培养基中培养,成苗率为62%。成苗后转入1/2 MS+IAA 0.02~0.5 mg·L~(-1)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达到99%。炼苗7 d后移栽到苗床,成活率达到90%。短期内可实现胚拯救后代YF2组培苗健康及快繁生长,为创制水稻新种质和研究抗病虫新基因克隆和利用奠定基础。

  • 相关文献

[1]玉簪大父的组培快繁技术. 詹菁,王健,周洋,马广莹. 2017

[2]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后代Y73快繁技术. 严成其,赵硕,吕嘉城,王颖,陈磊,黄迪,谭晓菁,王栩鸣,周洁,杨勇,鲁宇文,黄坚,王芳,王俊敏,张志祥. 2020

[3]云锦杜鹃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朱春艳,李志炎,鲍淳松,顾宏辉,朱丹华. 2006

[4]刺毛杜鹃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朱春艳,朱丹华,顾宏辉. 2012

[5]霞妃睡莲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王燕. 2024

[6]金山绣线菊非试管快繁技术研究. 雷海清,何家骅,闫田力,黄品湖,周秋萍,项祖生. 2007

[7]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体系优化. 黄普乐,孙崇波,谢鸣. 2009

[8]催眠睡茄的离体快繁及四倍体的诱导. 林春来,汪卫星,梁国鲁,郭启高,聂振鹏,向素琼,李晓林,梁君,秦川. 2008

[9]美人蕉快繁及茎尖脱毒体系的建立. 陈志,汪一婷,吕永平,牟豪杰. 2018

[10]结球甘蓝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黄玲,钟新民,王五宏,李必元,岳智臣. 2011

[11]竹节参属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徐刚,汪一婷,吕永平,牟豪杰,陈剑平,计东风. 2007

[12]观赏凤梨国内外研究进展. SHEN Xiao-lan,沈晓岚,WANG Wei-yong,王炜勇,YU Xin-ying. 2010

[13]铁线莲'乌托邦'组织培养及褐化抑制. SHENG Lu,盛璐,YANG Ying-jie,杨迎杰,ZHU Kai-yuan,朱开元,ZHOU Jiang-hua. 2016

[14]非洲菊的组织培养. 王海琴,冯先桔,李丽,罗君琴. 2005

[15]非洲菊组培快繁体系的简化及成本节约. 王海琴,罗君琴,李丽. 2006

[16]甘薯根腐病菌侵染对甘薯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柴一秋,陈利锋,王金生. 2007

[17]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进展. 温明霞,聂振朋,林媚,冯先桔,陈荣桂. 2007

[18]颠茄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聂振朋,温明霞,李晓林,郭启高,梁国鲁. 2006

[19]~(60)Coγ射线对红掌组培材料的辐射效应研究. 彭文君,田丹青,陈集双. 2012

[20]圆叶唇柱苣苔的组织快繁和离体保存研究初探. 江南,何俊,周庄,鲁元学,管开云,郁文彬.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