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初花期淹水胁迫对大豆叶片AsA-GSH循环的损伤及烯效唑的缓解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诗雅 1 ; 郑殿峰 1 ; 项洪涛 2 ; 冯乃杰 1 ; 刘雅 3 ; 刘美玲 3 ; 靳丹 3 ; 牟保民 3 ;

作者机构: 1.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大豆;淹水胁迫;AsA-GSH循环;叶片;烯效唑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271-2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淹水胁迫对初花期(R1)大豆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影响及烯效唑(uniconazole,S3307)的调控效应,为提高大豆耐涝性及烯效唑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盆栽场,以耐涝品种垦丰14和涝渍敏感品种垦丰16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待植株生长至R1期时叶片喷施S3307(浓度为50 mg·L-1,喷施量为225 L·hm-2),喷施5 d后开始淹水胁迫处理,分别于淹水后0 d(R1+5)、5 d(R1+10)和恢复正常水分处理5 d(R1+15)后进行取样,以2个品种大豆正常水分管理为对照组(CK)、淹水胁迫处理(W)和淹水胁迫处理+S3307(W+S)为处理组,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研究淹水胁迫对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MDA)、活性氧(ROS)和AsA-GSH循环系统中非酶抗氧化剂(AsA、DHA、GSH和GSSG)和关键酶(APX、GR、MDHAR和DHAR)的影响及S3307的缓解效应.[结果]R1期,淹水胁迫R1+5时,与CK相比,喷施S3307降低了垦丰14和垦丰16叶片内MDA、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同时提高了AsA-GSH循环中非酶抗氧化剂和关键酶含量,以维持ROS平衡,促进2种大豆品种的生长发育.淹水胁迫R1+10时,W处理增加了垦丰14和垦丰162个大豆品种叶片内MDA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40.02%和37.53%,并加速了ROS(O2-和H2O2)的积累,淹水胁迫下2个品种O2-产生速率分别较CK显著增加60.29%和27.77%,H2O2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49.45%和43.40%,且涝渍敏感品种垦丰16的受害程度大于耐涝品种垦丰14,同时,在淹水胁迫下,2个品种叶片内的抗氧化物质和关键酶活性均有所提高,以适应淹水胁迫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叶面喷施S3307后,W+S处理可进一步提高2个大豆品种淹水胁迫下抗氧化物质(AsA、GSH)、氧化还原物质(DHA、GSSG)及总抗坏血酸(AsA+DHA)和总谷胱甘肽(GSH+GSSG)含量,并提高抗氧化酶(APX、GR、MDHAR、DHAR)活性,降低叶片MDA含量,抑制ROS积累,减少淹水胁迫对膜系统造成的伤害.恢复正常水分处理5 d(R1+15)后,2个品种W处理的上述指标均有所降低,但W+S处理能维持大豆叶片内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加速清除MDA和ROS的过度积累,促进淹水胁迫下大豆叶片内AsA-GSH循环运转,进而促进大豆品种叶片恢复至正常状态.[结论]淹水胁迫对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ROS积累及AsA-GSH循环中关键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剂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喷施S3307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关键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减缓淹水胁迫所造成的危害.

  • 相关文献

[1]鼓粒期淹水胁迫对大豆叶片AsA-GSH循环的损伤及烯效唑的缓解效应. 王诗雅,郑殿峰,冯乃杰,梁喜龙,项洪涛,冯胜杰,王新欣,左官强. 2021

[2]植物生长调节剂S3307对苗期淹水胁迫下大豆生理特性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王诗雅,郑殿峰,冯乃杰,梁喜龙,项洪涛,冯胜杰,靳丹,刘美玲,牟保民. 2021

[3]淹水胁迫下烯效唑缓解小豆幼苗茎部生理损伤的效应研究. 王曼力,项洪涛,李琬,李博,谢洪昌,王德明,张晓青,王强,王晨,高嫱. 2024

[4]小豆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应激及烯效唑的缓解效应. 项洪涛,李琬,何宁,刘佳,王诗雅,王曼力,王彤彤,杨纯杰. 2021

[5]干旱条件下大豆叶片性状分析. 张振宇. 2011

[6]代表性春大豆种质资源叶片蔗糖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王象然,张大勇,郑伟,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孙长恒,吴雨恒. 2024

[7]大豆叶片可溶性糖代谢动态变化与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马春梅,郭海龙,龚振平,徐瑶,魏丹. 2012

[8]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谱的特征分析. 申晓慧,张敬涛,姜成,宋英博. 2009

[9]不同光合特性大豆叶的比较解剖研究. 张桂茹,杜维广,满为群,李桂芹,桂明珠,王学东,戈巧英,郝乃斌. 2002

[10]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蔗糖合成酶活性变化动态的研究. 马春梅,姚玉波,郭海龙,龚振平,魏丹,迟凤琴. 2011

[11]施氮对大豆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宋英博. 2010

[12]不同施肥种类对大豆叶片光谱及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申晓慧. 2014

[13]轮作体系下窄行密植免耕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蔡丽君,刘婧琦,杜佳兴,赵桂范,张敬涛. 2017

[14]绿豆AsA-GSH循环对初花期低温的响应及烯效唑的缓解效应分析. 项洪涛,李琬,王雪扬,王德明,张晓青,王强,孟宪欣,尹振功,王晨,高嫱. 2024

[15]幼苗期淹水胁迫及喷施烯效唑对小豆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项洪涛,李琬,郑殿峰,王诗雅,何宁,王曼力,杨纯杰. 2021

[16]淹水胁迫及外源脱落酸对红小豆幼苗茎部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李琬,李博,项洪涛,何宁,王曼力,刘佳. 2021

[17]小豆根系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及S3307的缓解效应. 项洪涛,李琬,何宁,王强,曾玲玲,王曼力,杨纯杰,冯延江. 2022

[18]烯效唑对半干旱地区甘薯产量及结薯性的调控. 崔洪秋,齐国超,刘冰,刘德福,郑巍,师臣,冯乃杰,徐磊,解贤. 2018

[19]CuSO_4和烯效唑对寒地粳稻成熟胚培养的影响. 山禾,邹德堂,萨日娜,张皓政. 2015

[20]花期低温胁迫及喷施烯效唑对绿豆光合特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单莹,丁凯鑫,郑殿峰,冯乃杰,项洪涛,梁喜龙.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