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书涛 1 ; 黄耀 1 ; 郑循华 2 ; 陈玉泉 3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N2O和CH4排放;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绿叶干重
期刊名称: 气候与环境研究
ISSN: 1006-9585
年卷期: 2007 年 12 卷 02 期
页码: 147-1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种植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和水稻(Oryza sativa)的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6~10月系统观测了N2O和CH4的排放、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及相关的生物学因子。玉米和水稻分别施化肥氮300 kg.hm-2,大豆未施氮肥。研究结果表明,作物类型对农田N2O和CH4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土壤-玉米系统、土壤-大豆系统和土壤-水稻系统的N2O季节性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620.5±57.6、338.0±7.5和238.8±13.6μg.m-2.h-1(N2O)。种植作物促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的N2O排放,玉米地土壤和裸地土壤的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364.2±11.7和163.7±10.5μg.m-2.h-1(N2O)。土壤-玉米系统、土壤-水稻系统、玉米地土壤和裸地土壤N2O排放受土壤温度的影响,与土壤湿度无显著统计相关,但受土壤温度和水分的综合影响。土壤-大豆系统N2O排放随作物绿叶干重的增加而指数增加,与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无统计相关,由大豆作物自身氮代谢所产生的N2O-N季节总量约为6.2 kg.hm-2(N)。土壤-水稻系统CH4平均排放通量为1.7±0.1 mg.m-2.h-1(CH4),烤田抑制了稻田CH4的排放。烤田前影响稻田CH4排放的主要因素是水稻生物量,烤田后的浅水灌溉及湿润灌溉阶段的CH4排放与土壤温度和水稻生物量无关。本研究未观测到旱作农田有吸收CH4的现象。
- 相关文献
[1]管理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陈书涛,朱大威,牛传坡,邹建文,王超,孙文娟. 2009
[2]轮作制度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及驱动因子. 陈书涛,黄耀,郑循华,陈玉泉. 2005
[3]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孙小祥,常志州,杨桂山,徐昔保. 2015
[4]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盛婧,陈留根,朱普平. 2008
[5]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及大蒜氮代谢的影响. 陆信娟,刘灿玉,樊继德,赵永强,张碧薇,杨峰. 2021
[6]基于典范对应分析PPC生物降解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相对含水量的综合分析. 丁彬,焦庆清,谢吉先,陈志德,冯梦诗. 2019
[7]不同畦沟深度对辣椒反季节栽培时土壤温度、水分和辣椒生长的影响. 孙艳军,徐刚,高文瑞,李德翠,韩冰,史珑燕. 2014
[8]基于芋头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的综合评价. 王安,吴薇,焦庆清,谢吉先,常亚芸,冯翠,蒋莹,张培通,艾玉春. 2015
[9]耕作方式对太湖地区冬小麦生长季N_2O排放的影响. 张岳芳,陈留根,王子臣,朱普平,盛婧,郑建初.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管理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作者:陈书涛;朱大威;牛传坡;邹建文;王超;孙文娟
关键词:管理措施;农田;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湿度
-
基于模型和GIS的江苏省氮肥施用适宜性分析——以2000年为例
作者:朱大威;黄耀;金之庆;张稳;姜军
关键词:氮肥施用;适宜性;模型;GIS;江苏省
-
基于模型和GIS的农田有机肥供氮量时空变化分析
作者:朱大威;黄耀;金之庆;卢燕宇
关键词:有机肥;农田供氮量;氮素释放模型;GIS
-
基于模型和GIS的区域有机肥氮素管理研究
作者:朱大威;黄耀;金之庆
关键词:有机肥;氮素供应;GIS
-
冬小麦冠层叶色变化节奏及其与栽培措施的关系
作者:陈玉泉;李秉柏;陈书涛
关键词:冬小麦;冠层叶色;变化节奏;栽培措施
-
轮作制度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及驱动因子
作者:陈书涛;黄耀;郑循华;陈玉泉
关键词:氧化亚氮;轮作制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叶面积指数
-
基于静态暗箱法的陆地生态系统-大气CO_2净交换估算
作者:邹建文;黄耀;郑循华;王跃思;陈玉泉
关键词:静态暗箱法;陆地生态系统;CO2;净交换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