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温光型专用小麦品种花后旗叶生理与籽粒淀粉积累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嫚 1 ; 周苏玫 1 ; 张甲元 1 ; 张洁梅 1 ; 李磊 1 ; 李武超 1 ; 张珂珂 1 ; 尹钧 1 ;

作者机构: 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小麦;品种;开花后;旗叶;生理特性;淀粉积累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7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520-5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不同温光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的积累规律及其与植株生长状况的关系,在大田条件下,以2类温光型和3种筋型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花后旗叶的生理特性和籽粒淀粉及组分积累情况。结果表明,旗叶中叶绿素含量在灌浆前期(0~21d)维持较高,后期迅速下降,但2个弱筋型品种下降速度缓慢;半冬性品种旗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大于弱春性品种,而丙二醛(MDA)含量小于弱春性品种,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筋型籽粒淀粉组分和总淀粉的积累动态以弱筋型品种最具优势,其直链淀粉含量均在花后14d进入快速增长期,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在花后28d仍在持续增加,最终以半冬性弱筋品种的籽粒产量和淀粉产量最高(P<0.01)。灌浆前期(0~21d),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呈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P<0.05);灌浆后期(21~28d),与直链淀粉的相关性不显著,而叶绿素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增大。由此可见,旗叶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低的丙二醛含量在灌浆前期有利于直链淀粉的积累,后期有利于支链淀粉的积累。

  • 相关文献

[1]拔节期干旱对不同玉米品种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抗旱性分析. 郭金生,曹丽茹,张新,张前进,魏昕,王振华,鲁晓民. 2020

[2]不同花生品种抗旱生理特性的差异. 张俊,刘娟,汤丰收,臧秀旺,张忠信,苗利娟,徐静. 2015

[3]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生育后期的防御酶活性及灌浆特点的研究. 李兰真,赵会杰,杨会武,杨会民. 1998

[4]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刘世亮,化党领,刘芳. 2011

[5]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和产量特性对灌浆期干旱胁迫的响应. 李国领,齐学礼,张志强,罗鹏,辛均安,李延峰,史利霞. 2018

[6]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刘世亮,化党领,刘芳,黄绍敏. 2011

[7]植物激素表油菜素内酯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金先春,徐威生,刘安福,赵毓桔. 1988

[8]拔节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磊,李国领,张建周,张德奇. 2017

[9]强光胁迫对转玉米C4型ZmPEPC+ZmPPDK基因小麦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方宇辉,齐学礼,李艳,张煜,彭超军,华夏,陈艳艳,郭瑞,胡琳,许为钢. 2024

[10]垄作栽培对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邵运辉,岳俊芹,郑飞,方保停,汪庆昌. 2011

[11]不同栽培方式对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岳俊芹,邵运辉,汪庆昌,秦峰,方保停,郑飞. 2009

[12]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只灌浆期生理特性的研究. 赵会杰,杨会民. 1998

[13]高温胁迫对冬小麦旗叶、穗梗韧皮部汁液组分的影响. 郑飞,邵运辉,何钟佩. 2003

[14]铅冶炼污染区小麦籽粒镉含量及低积累品种筛选. 邢维芹,张红毅,Kirk G. Scheckel,吴龙华,李会勇,Aaron R. Betts,周通,李向东,卢一富,田会阳,李立平. 2015

[15]河南主栽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尚莉,武继承,管秀娟,程俊. 2009

[16]高产小麦品种郑麦925的选育策略与栽培要点. 赵永英,相志国,张丹,赵献林,康明辉,杨红珊,王沙沙,黄超. 2019

[17]河南省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的差异研究. 郭战玲,沈阿林,寇长林,马政华,王守刚. 2009

[18]中国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差异的研究. 张海萍,海林,张秀英,胡琳,胡汉桥,蒲宗君,肖世和. 2006

[19]2005~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分析——以水稻、玉米和小麦品种类为例. 卓文飞,康世云,张会芳. 2015

[20]小麦品种(系)对吸浆虫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李素娟,刘爱芝,韩松,马新丽,丁征宇,刘双季.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