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春风 1 ; 刘春增 1 ; 张济世 1 ; 吕玉虎 2 ; 史鹏飞 2 ; 聂良鹏 2 ; 曹卫东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箭筈豌豆;播量;行距;农艺性状;结实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215-2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豫南本地箭筈豌豆条播种植适宜播量和行距,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设3个播量水平和4个行距水平,研究不同播量和行距配置对箭筈豌豆生长发育、鲜草、秸秆及种子产量结实的影响,为完善箭筈豌豆实际生产中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理论指导。结果显示,播量一定时,株高、单株鲜干重随行距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且在行距30、40 cm时获得最大值;茎粗和分枝数随行距的增加呈逐渐减少趋势,均在行距20 cm时获得最大值。行距一定时,株高、SPAD值随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茎粗、分枝数随播量的增加呈逐渐减少趋势。筛选出结实性播量行距最佳配置为:播量18.75 kg/hm2、行距30 cm,播量26.25 kg/hm2、行距30 cm和播量33.75 kg/hm2、行距40 cm。不同播量和行距处理下箭筈豌豆种子、鲜草和秸秆产量差异显著(P<0.05)。种子产量以播量26.25 kg/hm2、行距30 cm最高,达3753 kg/hm2;播量33.75 kg/hm2、行距40 cm和播量33.75 kg/hm2、行距30 cm次之,产量分别达3468和3436 kg/hm2。鲜草和秸秆产量均以播量33.75 kg/hm2、行距20 cm最高,达35910和16878 kg/hm2;播量33.75 kg/hm2、行距30 cm和播量33.75 kg/hm2、行距40 cm次之,产量分别达26761和13052、23662和12127 kg/hm2。综上,以收获鲜草和秸秆产量为目的,优选播量33.75 kg/hm2和行距20 cm组合配置;收获种子产量优选播量26.25 kg/hm2和行距30 cm组合配置。
- 相关文献
[1]不同播量对郑麦7698群体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刘毓侠,田伟,刘艳侠. 2014
[2]播期、播量对小麦郑麦101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攀,周正富,晁岳恩,李文旭,徐福新,汪庆昌,李巍. 2018
[3]播期播量对中药材红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许兰杰,余永亮,杨红旗,谭政委,董薇,夏伟,梁慧珍,芦海灵,李春明. 2019
[4]小麦播量和吡虫啉用量对麦蚜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韩松,张扬,郭小奇,梁九进,刘爱芝. 2018
[5]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新品种豫丰11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范家霖,张福彦,程仲杰,王嘉欢,齐红志,陈晓杰,张建伟,杨保安. 2022
[6]播量对直播稻郑旱10号产量及根系生理性状的影响. 付景,王生轩,尹海庆,吴蔚,王越涛,王付华,陈献功,王亚,杨文博,白涛. 2017
[7]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郑麦996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会民,晁岳恩,杨攀,李巍,周正富. 2013
[8]河南省五大主导小麦品种适宜播量研究. 周继泽,欧行奇,王永霞,常萍. 2019
[9]不同株行距和栽插本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孙建军,陈献功,尹海庆,王付华,王亚,王越涛,夏炎,王生轩. 2016
[10]喷施矮壮素和多效唑对紫云英生长发育及结实性状的影响. 郑春风,刘春增,李本银,张梦,张成兰,吕玉虎,潘兹亮,聂良鹏,曹卫东. 2020
[11]麦豆混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增产技术. 彦云,任素坤. 1966
[12]行距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碳氮运转及籽粒氮素输入特征的影响. 冯伟,管涛,冯晓,朱云集,郭天财,康国章. 2011
[13]不同播期、行距、株距对大豆生育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刘健,祁丽敏,刘保才,卢为国,李海朝,雷晨芳. 2014
[14]种子辐射处理对芝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卫双玲,张体德,卫文星,张海洋,路凤银,梅鸿献. 2000
[15]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载不同密度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程振勇,吕海英,周燕萍,闪红,何伟娜,杨铁钢,职承禄. 2008
[16]氮、磷、钾肥配施对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杨育峰,张晓申,王慧瑜,李君霞,代小冬,段俊枝,杨国红. 2015
[17]喷施生物微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郑春风,任伟,杨攀,吴长城,车军,徐福新,吴政卿,马卫民,曹源. 2018
[18]播种前土壤喷施复合营养剂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任伟,郑春风,杜君,孙克刚. 2019
[19]施肥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代小冬,杨育峰,陈煜,王春义,杨晓平,杨国红,李君霞. 2014
[20]河南省育成花生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及农艺性状分析. 董文召,张新友,汤丰收,韩锁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铵态氮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
作者:刘春增;张成兰;张琳;丁丽;杜光辉;张香凝;郑春风;张济世;吕玉虎;李本银;李敏;曹卫东
关键词:紫云英;土壤铵态氮;吸附解吸;特征参数
-
田间管理措施对滨海盐渍地区中低产田生产力的影响
作者:王韵弘;苗琪;李俊超;王红叶;张济世;崔振岭
关键词:盐渍化土壤;土壤脱钠率;小麦;玉米;生产收益
-
不同年限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
作者:张成兰;刘春增;吕玉虎;李本银;张琳;丁丽;杜光辉;张香凝;郑春风;张济世;李敏;曹卫东
关键词: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参数;冗余分析
-
紫云英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济世;刘春增;郑春风;张琳;张香凝;吕玉虎;曹卫东;张玉亭
关键词:化肥减量;紫云英还田;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功能预测
-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紫云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结构分析
作者:张梦;史鹏飞;刘春增;李本银;丁丽;张琳;郑春风;张成兰;何春梅;施海帆;吕玉虎;常单娜;曹卫东
关键词:紫云英;种质资源;遗传关系;标记特征提取
-
等离子体处理对紫云英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想;张梦;刘春增;朱益飞;叶晓馨
关键词:等离子体;紫云英;种子萌发;生理特性
-
紫云英配施化肥对我国水稻产量效应的整合分析
作者:张成兰;刘春增;李本银;郑春风;张济世;吕玉虎;徐祺豪;曹卫东
关键词:紫云英;水稻;产量效应;整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