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播期播量对中药材红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许兰杰 1 ; 余永亮 1 ; 杨红旗 1 ; 谭政委 1 ; 董薇 1 ; 夏伟 1 ; 梁慧珍 1 ; 芦海灵 1 ; 李春明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

关键词: 红花;播期;播量;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ISSN: 1673-6427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1-5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中药材红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红花种植提供参考。方法以卫红花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期播量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红花植株株高、茎粗、节间数、第一有效分枝高度、无效分枝数、单株有效果球数、小区籽粒产量、羟基黄色素A含量均减少,有效分枝数先升后降,顶果球直径和顶果球着粒数先降后升。在同一播期内随着播量的减少,红花植株株高、节间数、第一有效分枝高度、小区籽粒产量变小;茎粗、有效分枝数、无效分枝数、顶果球直径、顶果球着粒数、单株有效果球总数、羟基黄色素A含量增加。10月8日前后播种,以1.5~1.8×10~4万/667 m~2为好;10月24日~次年02月14日前后播种,均以2.2×10~4/667 m~2为好;结论播期为影响红花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为播量。晚播红花应适当增加播量有利于红花高产。

  • 相关文献

[1]播期、播量对小麦郑麦101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攀,周正富,晁岳恩,李文旭,徐福新,汪庆昌,李巍. 2018

[2]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新品种豫丰11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范家霖,张福彦,程仲杰,王嘉欢,齐红志,陈晓杰,张建伟,杨保安. 2022

[3]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郑麦996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会民,晁岳恩,杨攀,李巍,周正富. 2013

[4]麦豆混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增产技术. 彦云,任素坤. 1966

[5]不同播量对郑麦7698群体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刘毓侠,田伟,刘艳侠. 2014

[6]小麦播量和吡虫啉用量对麦蚜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韩松,张扬,郭小奇,梁九进,刘爱芝. 2018

[7]播量和行距对箭筈豌豆农艺结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郑春风,刘春增,张济世,吕玉虎,史鹏飞,聂良鹏,曹卫东. 2024

[8]播量对直播稻郑旱10号产量及根系生理性状的影响. 付景,王生轩,尹海庆,吴蔚,王越涛,王付华,陈献功,王亚,杨文博,白涛. 2017

[9]河南省五大主导小麦品种适宜播量研究. 周继泽,欧行奇,王永霞,常萍. 2019

[10]播期对豫南机插籼稻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孙建军,尹海庆,陈献功,王付华,王亚,王越涛,翟顺国,姜明波,王生轩. 2015

[11]播期对弱春性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郭春强,廖平安,罗鹏,葛昌斌,沈向磊,曹燕燕,李亚. 2013

[12]播期因子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效应. 郭春强,罗鹏,曹燕燕,葛昌斌,黄杰,黄全民. 2015

[13]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芝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苗建利,卫双玲,孙春梅,张胜强. 2016

[14]豫南沿淮稻区不同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孙建军,郭玉玺,吕孟辉,蒋一萍,张体德,董洁,帖奇. 2019

[15]播期对玉米新品种郑单538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赵霞,丁勇,唐保军,赵发欣,杜东伟,李新泽,田慧鹏. 2013

[16]不同播期对紫云英“信紫1号”生长状况、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刘春增,吕玉虎,李本银,常单娜,潘兹亮,曹卫东. 2018

[17]不同播期密度对山西省复播芝麻的影响. 刘文萍,卫双玲,申珂,任果香,文飞. 2011

[18]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孙建军,张洪程,王生轩,郭保卫,陈波,魏海燕,戴其根,许轲,尹海庆,霍中洋,陈献功,王付华,王亚,翟顺国,姜明波. 2015

[19]不同生态区播期对机插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孙建军,张洪程,尹海庆,陈波,郭保卫,魏海燕,戴其根,王生轩,陈献功,姜元华,姜明波,杜元中,夏彦. 2015

[20]播期对不同谷子品种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李君霞,樊永强,代书桃,朱灿灿,韩燕丽,秦娜,王彦辉,宋迎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