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薛庆喜 1 ; 姚远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
关键词: 大豆;窄行密植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23-1204/S
年卷期: 2000 年 05 期
页码: 6-10
摘要: 合丰 2 5大豆品种在 1 5、2 2 .5、30 cm行距 ,播量 66.7、55.6和 44.4万株 / hm2 情况下 ,分别增产 1 .4%、9.0 4 %和 2 3.39%,其中播量 44.4万株 / hm2 条件下 ,增产最高。在窄行密植条件下 ,随着密度的增加 ,单株有效荚、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减少 ;密植后 ,大豆结荚部位上移 ,结荚主要集中在中、上部 ,以中部结荚高于上部结荚 ,下部结荚为最少 ,密度和行距不同对百粒重影响不大。在目前条件下 ,合丰 2 5类型大豆品种的播量不应超过 44.4万株 / hm2。
- 相关文献
[1]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刘忠堂. 2002
[2]大豆合农60号窄行密植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研究. 张茂明. 2012
[3]窄行密植对半矮秆大豆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宋英博. 2010
[4]高产优质大豆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Ⅱ合丰47高产优质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体系. 胡喜平. 2008
[5]大豆窄行密植与垄三栽培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宋英博,张敬涛,王囡囡,申晓惠,胡国华,陈庆山. 2010
[6]大豆大垅窄行密植最佳施肥量的研究. 王成,郑天琪,张敬涛. 2001
[7]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种植模式. 盖志佳. 2023
[8]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施肥技术研究. 王成,郑天琪,张敬涛. 2001
[9]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22的选育及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姜成喜,陈维元,付亚书,景玉良,吕德昌,付春旭,王金星. 2007
[10]黑农65窄行密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钟鹏,刘丽君,高明杰,吴俊江,王家军. 2012
[11]高产优质大豆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Ⅰ合丰42高产优质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体系. 胡喜平. 2008
[12]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栽培产量性状及产量结构研究. 张敬涛,宋英博,申晓慧,刘忠堂,王谦玉,贾会彬,刘峰,赵桂范. 2009
[13]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张敬涛,郑殿峰,申晓慧,王谦玉,刘忠堂,贾会彬,刘峰,杜吉到,赵桂范,宋英博. 2009
[14]半矮秆大豆黑河19号窄行密植研究. 闫洪睿,张雷,刘英华,鹿文成,郭儒东 ,梁吉利,刘发,莫士玉. 2003
[15]高水肥条件下对窄行密植大豆品种各生理指标的影响. 宋英博. 2010
[16]引进国外智力 促进科技创新. 王谦玉. 2003
[17]半矮秆大豆北豆25窄行密植试验研究. 刘玲雪,贺海生,徐明贵,郑伟,郭泰,王志新,吴秀红,李灿东,张振宇,刘忠堂,张茂明,黄野飚. 2012
[18]咪唑乙烟酸药害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Huang Chunyan,黄春艳,Wang Yu,王宇. 2011
[19]黑龙江省大豆和向日葵核盘菌的致病性分化. 石凤梅,孟庆林,马立功,刘佳,李易初,张匀华. 2013
[20]不同尿素混施对大豆生理指标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Zhu Baoguo,朱宝国,Zhang Chunfeng,张春峰,Yu Zhonghe.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作物茬口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薛庆喜;杨思平;张玉春;官学凯;杨军;陈良
关键词:大豆;连作;苜蓿茬;玉米茬
-
不同作物茬口对重茬和连作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薛庆喜;宦立海;张玉春;宫学凯;杨军;陈良
关键词:产量;大豆重茬和连作;苜蓿茬;玉米茬
-
大豆高产优质同步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Ⅱ.不同播法和叶面肥对大豆产量及脂肪含量和脂肪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怡;杜维广;满为群;张桂茹;栾晓燕;薛庆喜;郭万勋 ;张凤全 ;姚桂莲
关键词:大豆;播法;叶面肥;脂肪
-
美国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忠堂;薛庆喜
关键词:
-
美国大豆油分品质的改良和遗传
作者:薛庆喜;姚远;李春富
关键词:
-
大豆叶调位运动的研究 Ⅱ.大豆种质(品种)间叶向变化
作者:胡立成;丁希明;姚远;董丽华;王以芝;林蔚刚;李铭丰
关键词:大豆;种质(品种);叶向;变化
-
中国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鉴定研究
作者:马书君;张玉华;薛庆喜;姚远;刘爱群;黄承运;李云辉;李志学;王福录;高国金;田中艳;尤青山
关键词: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大豆种质资源,抗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