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桑树喷施65%毒死蜱乳油后药剂的残留动态及养蚕安全间隔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剑飞 1 ; 徐锦松 2 ; 梁赤周 2 ; 朱伟 2 ; 虞淼 2 ; 朱燕 2 ; 寿林飞 2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

2.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桐乡市农业经济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关键词: 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消解动态;桑叶;土壤;安全间隔期;气相色谱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5 年 41 卷 02 期

页码: 308-3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65%毒死蜱乳油是防治桑螟等害虫的桑树专用有机磷杀虫剂。于春、秋2季分别以325 mg/L、650 mg/L毒死蜱药液1次或2次喷施桑树后,采用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定量分析药物在桑叶和桑园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变化,建立药物降解曲线方程,用于预测施药后能确保蚕作安全的间隔时间。检测桑叶中药物的降解过程:施药后7 d内药物降解速度较快,以施药后1 d内最快,期间不同浓度药液及施药次数处理组间样品检测值差异较大;施药7 d后,样品检测值趋于稳定,且2次施药处理的药剂残留始终高于1次施药处理,而施药浓度与药剂残留量的关系不大,多次施药后药物残留有累积作用。检测土壤中药物的残留量低于同期以相同浓度药液处理后在桑叶中的残留量,1次施药的残留量低于2次施药的残留量,但秋季施药14 d后,药物在土壤中的降解则更加缓慢。采用650 mg/L毒死蜱药液喷施1次和2次后的检测数据,建立了药物在桑叶及桑园土壤中的降解曲线方程,用于测算毒死蜱药液喷施桑树后桑叶中药物残留量<0.5 mg/kg时的家蚕安全饲养间隔期:春季1次施药为16~18 d,2次施药为22 d;秋季1次施药为25 d,2次施药为30 d。

  • 相关文献

[1]毒死蜱与有机硅混用对四季豆的残留降解与安全间隔期的影响. 朱金星,郑永利,吴长兴,陈丽萍,吴声敢,赵学平. 2011

[2]芹菜中毒死蜱高残留几率的原因分析. 吴长兴,王新全,赵学平,吴声敢,陈丽萍,王彦华,王强. 2012

[3]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白蚁预防工程土壤中毒死蜱及其代谢物残留. 张文童,杨嘉理,王瑊,荣飞,王文晶,张新平,杨志兰,章虎. 2020

[4]20%唑胺菌酯悬浮剂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 路伟,贾福艳,丁琦,蔡磊明,王捷. 2017

[5]乙基多杀菌素在杨梅果实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特征及其安全性评价. 王天玉,林媚,姚周麟,王鹏,平新亮,方华. 2021

[6]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测定柑桔和土壤中苯丁锡的残留. 吴珉,卢军,朱亚红,张春荣,平立凤,胡秀卿,章虎,赵华. 2011

[7]基质固相分散-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农药残留. 赵华,胡秀卿,吴珉,彭金波. 2008

[8]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与有机硅混用在青花菜上的安全使用技术. 赵学平,郑永利,吴长兴,陈丽萍,俞瑞鲜,苍涛,吴声敢,王强. 2009

[9]西兰花中3种杀菌剂的残留动态与风险评估. 孙彩霞,欧阳志周,刘玉红,于国光. 2021

[10]金秋在水稻上的降解研究. 吴俐勤,徐浩,李国刚,蒋斌. 1999

[11]芹菜中毒死蜱和多菌灵残留降解行为研究. 王新全,吴长兴,章虎,徐浩. 2011

[12]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其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陈列忠,陈建明,张珏锋,何月平. 2009

[13]不同家蚕品种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比较. LIU Xin-ju,柳新菊,YU Rui-xian,俞瑞鲜. 2013

[14]桑叶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对油脂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王芳,励建荣,蒋跃明. 2006

[15]桑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章学东,李有贵,张雷,范京辉,钟石,李庆海,楼立峰. 2012

[16]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叶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应芝,励建荣,韩晓祥. 2008

[17]日粮中添加桑叶粉对海兰灰蛋鸡的血清蛋白、血脂及蛋品质的作用. 张雷,章学东,李庆海,李友贵,范京辉. 2012

[18]桑品种强桑1号秋叶老化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分析. 林天宝,朱燕,刘岩,吕志强,魏佳. 2019

[19]桑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林天宝,李有贵,吕志强,朱燕. 2008

[20]饲粮中添加桑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脂肪代谢和肉品质的影响. 李有贵,张雷,钟石,章学东,李庆海,吕志强,计东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