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杧果GeBP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瑞青 1 ; 杨楠 1 ; 刘志鑫 2 ; 夏煜琪 1 ; 孙宇 1 ; 高庆远 1 ; 蒲金基 1 ; 党志国 3 ; 张贺 1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杧果;GeBP转录因子;分子特征;表达分析

期刊名称: 经济林研究

ISSN: 1003-8981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137-1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究杧果Mangifera indica GeBP基因家族成员的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为杧果GeBP家族作用与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并为杧果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杧果GeBP基因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蛋白质二级结构、保守结构域、蛋白质三级结构及其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和水稻Oryza sativa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qRT-PCR的方法检测杧果GeBP家族成员在叶、盛花、果等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以及杧果叶片被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giferaeindicae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侵染时GeBP基因家族成员的转录水平。【结果】在杧果基因组中鉴定出10个杧果GeBP基因家族成员,依次命名为MiGeBP1、MiGeBP2、MiGeBP3……MiGeBP10;检测发现,杧果GeBP基因家族蛋白均为不稳定亲水蛋白;其蛋白质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其结构组成的主要元件;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可知,杧果、拟南芥、番茄、水稻这4个物种的57个氨基酸序列可分为5个分支,其中杧果GeBP基因家族的10个成员分属于4个分支中,MiGeBP3与MiGeBP4、MiGeB8和MiGeBP9的亲缘关系最近;利用qRT-PCR方法对其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分析结果表明,杧果GeBP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性;杧果叶片在被细菌性黑斑病和胶孢炭疽菌侵染时,MiGeBPs对病原菌的侵染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响应,不同的基因家族成员对病原细菌、病原真菌的响应程度不同。【结论】在杧果中鉴定到MiGeBP转录因子家族的10个成员,其与双子叶植物的亲源关系均较近,而与单子叶植物的亲源关系均较远,其中MiGeBP3和MiGeBP4、MiGeB8、MiGeBP9的亲缘关系都较近。该基因家族成员在病原菌的侵染过程中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响应:经细菌性黑斑病菌侵染后,基因MiGeBP8在侵染处理后的各个检测时间点均显著表达,但仅在侵染处理后6 h时呈上调表达,而在其他检测时间点均呈下调表达;基因MiGeBP9仅在侵染处理后24 h时呈下调表达,而在其他检测时间点均呈上调表达。经胶孢炭疽菌侵染后,MiGeBP5与MiGeBP6基因在侵染处理后0~72 h的检测时段内均显著上调表达。由此推测,GeBP基因家族成员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杧果的免疫反应。

  • 相关文献

[1]杧果DBB基因鉴定及其在胶孢炭疽菌和细菌性黑斑病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孙宇,刘志鑫,叶子,高爱平,罗睿雄,蒲金基,张贺. 2021

[2]杧果Whirly基因鉴定及其在病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孙宇,刘志鑫,叶子,罗睿雄,蒲金基,张贺. 2021

[3]杧果MiPGP1和MiPGP2的表达分析及其对拟南芥不定根形成的影响. 李运合,刘敏,刘建东,吴青松. 2020

[4]杧果RAV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 孙宇,刘志鑫,叶子,罗睿雄,刘晓妹,蒲金基,张贺. 2021

[5]杧果乙烯受体基因MiETR1b的分离与表达分析. 李运合,张智,吴青松. 2015

[6]杧果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梅志栋,张贺,刘晓妹,黄建峰,蒲金基. 2015

[7]杧果主要品种遗传多态性的AFLP标记研究. 雷新涛,王家宝,杜中军,徐雪荣,林顺权. (Mis

[8]杧果主要品种遗传多态性的AFLP标记研究. 雷新涛,王家宝,杜中军,徐雪荣,林顺权. 2006

[9]部分杧果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王家保,王令霞,杜中军,雷新涛,陈业渊,徐碧玉. 2007

[10]不同生态条件杧果着色及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比较. 武红霞,马小卫,许文天,罗纯,姚全胜. 2017

[11]我国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的分子特征及致病性分析. 王国芬,李超萍,时涛,吴会杰,蔡吉苗,李博勋,陆翠梅,黄贵修. 2024

[12]降香黄檀和海南黄檀的鉴别. 王军,丁旭坡,杨锦玲,段瑞军,洪少友,梅文莉,戴好富. 2018

[13]我国杧果产销中农药的使用及残留现状. 邹冬梅,吕岱竹,李建国. 2011

[14]杧果蒂腐病菌对多茵灵的抗药性测定及其杀菌剂筛选. 胡美姣,师超,安勇,李敏,杨凤珍,高兆银. 2009

[15]多种杀菌剂对杧果叶片安全性及叶部病害防效调查. 陈劲豪,杨石有,张贺,张蕊,刘晓妹,蒲金基. 2018

[16]杧果炭疽病菌谷氨酸转运蛋白基因Cgglt1功能分析. 周芳雪,蒲金基,黄露瑶,李鸿鹏,吴秋玉,张贺,刘晓妹. 2018

[17]石蜡切片法探究杧果果肉细胞的发育规律. 付堯,高兆银,李敏,赵德庆,胡美姣. 2019

[18]不同杧果品种嫩叶叶色的聚类分析. 高龙燕,罗轩,范飞,高爱平,李绍鹏,李新国. 2012

[19]贵州主栽杧果品种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分析. 康专苗,何凤平,黄海,李向勇,刘清国,张燕,龚德勇,范建新,黄建峰,党志国,王艺蓉,吴小波,刘荣. 2020

[20]杧果炭疽病菌漆酶基因Cglac3序列特征及其在两个侵染相关基因突变体中的表达分析. 钟昌开,肖春丽,张贺,蒲金基,吴秋玉,刘燕莉,刘晓妹.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