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中华虎头蟹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的序列比较及其系统进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萍 1 ; 段亚飞 2 ; 毛智超 2 ; 李吉涛 2 ; 高保全 2 ; 李健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华虎头蟹;线粒体DNA;16S rRNA基因;COⅠ基因;序列分析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3 年 37 卷 10 期

页码: 1441-14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中华虎头蟹野生群体的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状况,采用PCR扩增获得中华虎头蟹线粒体DNA的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分别对其进行序列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的A+T平均含量分别为67.7%和61.4%,A+T含量显著高于G+C含量。长度为515 bp的16S rRNA基因片段共检测出单倍型4种,多态性位点4个,均为单一变异位点;长度为653 bp的COⅠ基因片段共检测出单倍型11种,多态性位点23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5个和单一变异位点18个。COⅠ基因片段比16S rRNA基因片段具有较大的变异,更适于中华虎头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的遗传距离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中华虎头蟹与梭子蟹科的蟹类亲缘关系最近,方蟹科与沙蟹科的蟹类聚为一支,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而脊椎动物2个基因片段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不一致。根据16S rRNA基因片段的遗传距离推测出4科7种蟹的大致分化时间发生在古新世至始新世。

  • 相关文献

[1]哈氏仿对虾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的序列比较及其与仿对虾属之间的系统进化分析. 毛智超,段亚飞,刘萍,李健,陈萍. 2016

[2]两种蛤仔线粒体16S rRNA基因和COⅠ基因的序列比较. 刘相全,包振民,方建光,王如才. 2011

[3]银鲳3个野生群体线粒体COⅠ基因的序列差异分析. 彭士明,施兆鸿,侯俊利,张浩,赵峰. 2009

[4]钦州湾牡蛎线粒体16 S rRNA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 蒋伟明,陈秀荔,赵永贞,陈晓汉,江世贵,李咏梅. 2008

[5]4种鳕鱼线粒体16S rRNA、COI和Cyt b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研究. 毕潇潇,高天翔,肖永双,李永振. 2009

[6]两种鲷属鱼类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 张凤英,马凌波,施兆鸿,夏连军,马春艳. 2006

[7]黄鲷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遗传变异研究. 张凤英,夏连军,马凌波,施兆鸿,马春艳. 2005

[8]瓦氏雅罗鱼群体基于CO Ⅰ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窦新杰,常玉梅,唐然,孙效文,陶然,王楠,梁利群,张丽霞. 2014

[9]基于COⅠ基因序列的长腹剑水蚤系统进化关系. 王兴霞,徐磊,王亮根,陈骁,郑媛媛,王雪辉,杜飞雁. 2018

[10]基于COⅠ基因的龟鳖目动物鉴定与分类进化分析. 叶朝阳,李伟,赵建,陈海港,朱新平. 2019

[11]基于COⅠ基因分析7个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变异. 姜冰洁,傅建军,朱文彬,王兰梅,方敏,董在杰. 2019

[12]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 刘寒苗,吴彪,刘志鸿,杨爱国,周丽青,孙秀俊. 2017

[13]绥芬河三块鱼属"银滩头"洄游群体的分子鉴定. 赵雪飞,梁利群,黄晶,孙博,张立民,常玉梅. 2021

[14]基于线粒体COⅠ序列比较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彭欣悦,赵峰,张涛,耿智,朱美贵,庄平. 2016

[15]西江鲫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 匡天旭,帅方敏,陈蔚涛,李新辉. 2018

[16]DNA条形码在篮子鱼科鱼类种类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中的应用. 闫亚利,张楠,郭华阳,郭梁,朱克诚,刘宝锁,张殿昌. 2019

[17]基于COⅠ基因研究钱塘江三角鲂亲本、放流和自然捕捞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王邢艳,徐东坡,张婉平,童奇烈,方弟安,周彦锋,张敏莹. 2021

[18]“黄优1号”条斑紫菜新品系遗传背景和营养成分分析. 曹原,汪文俊,梁洲瑞,刘福利,孙修涛,姚海芹,李晓蕾,王飞久. 2016

[19]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棘头梅童鱼7个野生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赵明,宋炜,马春艳,张凤英,蒋科技,宋志明,马凌波. 2015

[20]三峡库区鲌属鱼类线粒体COⅠ基因遗传多样性的初步分析. 王丹,程庆武,杨镇宇,连玉喜,叶少文,刘家寿,李钟杰,罗相忠,邹桂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