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温日宇 1 ; 郭耀东 1 ; 刘建霞 2 ; 郑联寿 1 ; 樊丽生 1 ; 姜庆国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2.大同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 氮肥;施用量;施肥方式;玉米;产量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3 年 20 期
页码: 25+29
摘要: 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和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肥水平范围内,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随之增加;3种施肥方式以底肥加追肥产量最高。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氮水平对晋单84不同叶位叶片含氮量及产量的影响. 李作一,李爱军,郑丽萍,曹昌林,田森林. 2015
[2]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高寒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梦飞,郭庆瑞,郭凤琴. 2011
[3]玉米栽培模式与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宛莉,刘恩科,李来福,杜瑞卿,杨建伟. 2014
[4]早熟区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产量对播期和施肥方式的响应. 张冬梅,姜春霞,黄学芳,刘恩科,闫六英,刘化涛,陈琼,张伟,韩彦龙. 2015
[5]硼锰锌肥不同施用量对糜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杨如达,张翔宇,李海,田宏先,梁海燕. 2015
[6]交替隔沟灌溉下施肥方式对高粱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影响. 曹昌林,董良利,宋旭东,史丽娟,白文斌. 2012
[7]不同肥料配比对糜子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王君杰,陈凌,田翔,乔治军. 2024
[8]交替隔沟灌溉下施肥方式对高梁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影响. 曹昌林,董良利,宋旭东,史丽娟,白文斌. 2012
[9]旱塬地玉米氮、磷配合旋肥模式化研究. 张宝林. 1993
[10]秸秆生物炭对黄土区农田土壤养分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卢晋晶,郜春花,李建华,靳东升,卢朝东,董云中. 2017
[11]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侯峰. 2019
[12]施肥与种植密度对春玉米SPAD值的影响. 要娟娟,薛泽民,赵萍萍,王宏庭. 2011
[13]硝铵尿素液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侯峰. 2019
[14]不同氮肥处理对糜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君杰,曹晓宁,陈凌,王海岗,刘思辰,田翔,秦慧彬,杨光宗,乔治军. 2015
[15]氮、磷、钾、硅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卫国,任永玲. 2001
[16]不同氮肥梯度下生物菌肥拌种对燕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刘根科,王慧,姜超,靳建刚,薛志强,刘璋. 2016
[17]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最优的氮磷肥水平与细胞分裂素6-BA组合研究. 冯志威,杨艳君,郭平毅,原向阳,宁娜. 2016
[18]氮肥施用量对马铃薯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范向斌,白小东,杜培兵,王宏庭. 2020
[19]氮肥-密度互作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田宏先,王瑞霞,杜海平. 2018
[20]不同类型氮肥对强筋小麦临优14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姣爱,张淑香,裴雪霞,张定一.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探析
作者:史海萍;程宏;王建军;温日宇;杨俊伟;赵变平;焦建伟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病虫害;苗枯病;玉米粗缩病
-
"增益型、套餐式"农业生产托管下玉米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在山西的实践与启示
作者:温日宇;邵林生;姜庆国;张魏斌;高瑞红;王俊
关键词:玉米;增益型;套餐式;农业生产托管
-
莜麦AnHRGP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刘文英;田宏先;王润梅;周凤;刘建霞;刘丽珍
关键词:莜麦;富含羟基脯氨酸糖蛋白;生物信息学方法;基因序列;氨基酸序列;微观分析;立体结构;基因功能
-
石墨烯对藜麦幼苗根系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
作者:郭绪虎;赵建国;温日宇;刘建霞;乔丽霞;庞雪娇;王娜;孙洁;唐渊虎
关键词:石墨烯;藜麦;根系形态;生物量
-
重金属胁迫下小豆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期富集效应
作者:刘建霞;白泽珍;王润梅;刘丽珍;张珍华;温日宇
关键词:小豆;重金属胁迫;种子萌发;富集
-
低温胁迫对不同藜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作者:温日宇;刘建霞;李顺;郭耀东;樊丽生;姜庆国;张魏斌;李巍
关键词:藜麦;幼苗;低温胁迫;生理生化
-
干旱胁迫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温日宇;刘建霞;张珍华;郭耀东;代旭瑶;姜庆国;樊丽生
关键词:黑藜;白藜;红藜;干旱胁迫;种子萌发;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