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金 1 ; 田云录 1 ; 董文军 1 ; 侯立刚 2 ; 马巍 2 ; 徐志宇 3 ; 张卫建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气候变暖;粮食安全;东北;水稻;夜间增温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3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84-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两套开放式增温系统,在吉林公主岭开展了4年的水稻全生育期夜间增温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冠层夜间温度平均升高0.7℃~1.0℃,水稻始花期提前2~3d,但灌浆时间延长1~2d。夜间增温对水稻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剑叶面积、花后总绿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其中吉粳81和吉粳83叶面积指数提高了40.0%和45.5%。夜间增温下,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呈现递增趋势,增幅皆为10%左右;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分别提高7.0%和5.7%。夜间温度升高主要通过缓解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其对东北寒地水稻的直接效应将以增产为主。
- 相关文献
[1]东北水稻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及水稻品种对9号小种的抗性. 张佳环,马周杰,刘巍,王继春,邵玺文,凌凤楼,刘一凝. 2016
[2]抓住技术研究重点 补齐增产技术体系短板——以东北春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例. 赵洪祥,边少锋,邹云峰,冯士成. 2017
[3]水肥资源利用现状及在东北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赵洪祥,边少锋,邹云峰,冯士成. 2016
[4]东北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蕾,赵洪锟,赵芙,董英山. 2015
[5]东北春玉米生产历史、现状及前景探讨. 岳玉兰,张世忠,张磊. 2010
[6]13份外引玉米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 李春雷,苏桂华,何宇,路明,刘文国,苏义臣. 2017
[7]东北籽粒机收玉米品种选育探讨. 于明彦,吴景彬,郭琦,刘小丹,任军,代玉仙,徐国良. 2020
[8]对山区山野菜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思考. 田子玉,高峰,高明,蔡红梅. 2005
[9]大豆大面积稳定均衡增产综合技术体系探讨.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 2005
[10]东北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万发仁,王青蓝,赵娜,肖艳华. 2006
[11]中国东北,内蒙古地区茶Biao属果树资源的研究. 张冰冰,刘慧涛. 1997
[12]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耕层温度影响的短期效应. 李瑞平,罗洋,隋鹏祥,郑洪兵,明博,李少昆,王浩,郑金玉. 2023
[13]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影响. 张柱亭,类成平,孙嵬,张统书,董辉. 2014
[14]吉林省不同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变化. 鲁新,周淑香,李丽娟,陈立玲,常雪,张国红. 2015
[15]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产量效应. 吴海燕,孙甜田,范作伟,赵兰坡. 2014
[16]加强种质资源创新 保证粮食安全. 杨双,朱玉芹,徐晓红,孔明明. 2005
[17]转型时期的粮食生产、技术变迁与生产要素供给——中韩农业比较研究. 宋春辉,王军. 2012
[18]东北三省粮食产量结构变动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 宫斌斌,刘帅,杨宁,刘文明. 2017
[19]以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吉林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徐北春,张晓峰,杨宁,徐晓红,舒坤良. 2020
[20]水稻吉粳809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孙强,王金明,林秀云,孙相全.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腐解菌剂耦合尿素对水稻秸秆腐解率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阳阳;陈帅民;徐铭鸿;迟畅;马巍;王胤平;宋艳;范作伟;吴海燕
关键词:水稻;秸秆还田;腐解菌剂;腐解率;施氮量;生物学性状;干物重;产量
-
基于学科融合的新型职业农民高职培养模式探析
作者:徐冲;李向群;马巍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高职教育;学科融合;乡村振兴;培养模式
-
秸秆还田条件下水分调控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斯文;柏程瀚;吉林爽;刘亮;马巍;刘晓亮;杨永志;孙一楠;郭万卿;林喆;侯林含;侯立刚
关键词:秸秆还田;水分调控;土壤肥力;秸秆促腐
-
水稻密苗机插栽培模式对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刘晓亮;侯立刚;刘亮;王斯文;孙一楠;侯林含;林喆;杨永志;郭万卿;马巍
关键词:水稻;播种量;产量;成本
-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直播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作者:王金明;滕祥勇;马巍;林秀云;孙强
关键词:吉林;盐碱地;水稻直播;现状;问题;建议
-
水肥药一体化膜下滴灌防除玉米田杂草的试验研究
作者:李淑华;迟畅;马巍;沙洪林
关键词:膜下滴灌;化学除草;水肥药一体化;玉米
-
北方优质粳稻品种产量、品质对温光响应特征及适应性
作者:崔弘;刘迪;宋振伟;曹铁华;董文军;刘猷红;杨忠良;徐振华;具红光;孟英
关键词:产量;品质;气象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