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体细胞同源四倍体的人工诱导及遗传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慧君 1 ; 黄道强 1 ; 刘丽娴 1 ; 周汉钦 1 ; 林青山 1 ; 张俊英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

关键词: 水稻;同源四倍体;人工诱导;秋水仙素;遗传特性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1995 年 01 期

页码: 10-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4种基因型水稻籼粳杂种二倍体为材料,在幼穗离体培养过程和种子发芽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愈伤组织和发芽种子,诱变获得水稻同源四倍体。结果表明,秋水仙素300mg/1和500mg/1的浓度处理愈伤组织,四倍体最高诱导率分别达到45.5%和56.3%,平均诱导率比种子发芽期的四倍体诱导率提高10倍左右。种子发芽期以250—500mg/1较低浓度的秋水仙素诱导效果较好,四倍体诱导率为2.9—5.7%。获得的四倍体倍性稳定,主要农艺性状与二倍体差异显著。

  • 相关文献

[1]不同倍性杂交后代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 王振江,唐翠明,戴凡炜,肖更生,罗国庆. 2018

[2]花生种子休眠性的研究进展. 周桂元,梁炫强. 2011

[3]半支莲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及鉴定. 王真,陈道明,李春燕,刘瑞雪,汤明月,胡惠蓉. 2010

[4]秋水仙素对刺葡萄植株形态的影响. 石雪晖,徐小万,杨国顺,王先荣,刘昆玉,倪建军,熊兴耀,钟晓红. 2008

[5]秋水仙素加倍玉米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的初步研究. 李高科,陈琦,孟鑫,林海建. 2021

[6]剑麻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张世清,陈河龙,刘巧莲,高建明. 2019

[7]秋水仙素处理桑树杂种实生苗诱导四倍体植株的研究. 郭展雄,王穗虹,苏大道,吴进义,陈璞华. 1989

[8]秋水仙素诱导冬瓜多倍体的初步研究. 谢大森,张钢,彭庆务,何晓明,刘文睿. 2011

[9]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贡蕉的多倍体诱导. 彭静,魏岳荣,盛鸥,易干军,熊兴华,劳世辉,邓夫平. 2010

[10]芦笋四倍体诱导、倍性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陈春桦,高建明,刘巧莲,陈河龙,张世清,易克贤,汪平,郑金龙. 2014

[11]秋水仙素诱导抗枯1号香蕉多倍体试验. 谭平,唐晓华,劳世辉,魏岳荣,洪林. 2012

[12]粤农73-204在甘蔗育种上的利用. Cao Gan,曹干,黄忠兴,Huang Zhongxing,Wang Jihua. 2011

[13]从胜泰1号的育成谈三高水稻品种的选育. 江奕君. 2003

[14]水稻遗传多样性育种体系创新. 李晓方. 2004

[15]“实践八号”卫星搭载水稻空间诱变稻瘟病抗性研究简报. 张景欣,杨祁云,王慧,刘永柱,郭涛,朱小源,喙志强. 2009

[16]大中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研究. 周少川. 2002

[17]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和新进展. 黄耀祥. 1999

[18]美国特异水稻种质的利用.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卢德城,缪若维. 2004

[19]与Gm6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在水稻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肖汉祥,黄炳超,张扬. 2005

[20]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空间诱变效应及后代的SSR分析. 王丰,朱满山,李永辉,江西农业大学,柳武革,金素娟,江西农业大学,李金华,刘振荣,廖亦龙,黄德娟,黄慧君.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