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响应非生物胁迫的组学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甲申 1 ; 钱创建 2 ; 倪洪涛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非生物胁迫;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期刊名称: 中国糖料

ISSN: 1007-2624

年卷期: 2024 年 46 卷 004 期

页码: 60-67

摘要: 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但其产量和品质经常受到各种非生物胁迫的影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组学技术现在已经成为研究植物在逆境中对分子机制响应的一种重要手段.为系统、全面地解析玉米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的总体机制,选育出高产、多抗、广适性强的玉米新品种,本研究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方面,对近十年来玉米对温度、干旱、光照等非生物胁迫响应的组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建议今后将多组学技术相关联,系统、全面地分析玉米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的总体机制;同时,大力发展更加有效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加深对玉米响应和适应联合胁迫的认识.

  • 相关文献

[1]多组学分析磷胁迫下大豆根瘤碳氮代谢途径. 姚玉波. 2024

[2]玉米PR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郝立冬,徐磊,闫治斌,李世风,石运强. 2025

[3]转录组学概述及其在羊养殖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国旺,郭立宏,海龙,南景东,张建胜,张备,张国华,刘文. 2023

[4]中药转录组学及lncRNA挖掘的应用研究. 白晶,扈韵绮,孙尧,李力恒,孟庆勇. 2013

[5]芸薹属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李柱刚,崔崇士,马荣才,曹鸣庆,王广金. 2005

[6]植物LTR类反转录转座子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郭玉双,陈静,张建华,李祥羽,胡重怡,任学良. 2011

[7]乳品污染菌的基因组学研究及其在生产控制上的应用. 王丽群,国立东. 2015

[8]三种不同颜色藜麦籽粒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代谢组学分析. 钱广涛,李祥羽,周静雯,张蘅,李立新. 2021

[9]基于LC-MS/MS分析板芪清肺组方发酵代谢差异. 张艳,刘雪松,薛沾枚,杨昊天,张国华,张备,李莉,冯万宇,王志强,钟鹏,史同瑞. 2023

[10]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抗旱性评价及代谢组学分析. 柴华,杨曌,李红,申忠宝,钟鹏,李莎莎,王晓龙,徐艳霞,张杨,宋敏超,吴玥,王锐. 2023

[11]代谢组学及其在农作物研究中的应用. 张晓磊,张瑞英. 2018

[12]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的抗性机制代谢组学研究. 宋伟丰,韦庆慧,师正浩,李志勇,潘亚清. 2024

[13]绵羊育种现状及分子技术在绵羊品种选育上的应用分析. 陈国旺,刘珈羽,南景东,张建胜,刘文,沈思思,张备,张国华,郝彩虹,海龙,黄新育,郭立宏,佟桂芝. 2022

[14]去除紫花苜蓿叶片高丰度蛋白的方法及其应用. 陈晶,韩贵清,尚晨,张海玲,李佶恺,刘慧莹,张月学. 2015

[15]蒜芥茄SsUBC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董轩名,蔡佳文,郑妍,于丽杰,肖玮,金晓霞,董延龙. 2018

[16]大豆中3个Dof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翟莹,邱爽,张军,刘春雨,赵艳,李珊珊,张梅娟,邱增城,任巍巍. 2019

[17]大豆GmCBL7-2生物信息学及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 陈炯辛,张军,马婷婷,李铭杨,于海伟,李珊珊,兰红宇,翟莹. 2022

[18]非生物胁迫诱导的GmMYB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孙霞,刘晋跃,袁晓辉,潘相文,杜维广,任海祥,马永波,JunABE,邱丽娟,刘宝辉. 2012

[19]2个大豆VOZ转录因子的克隆及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 邬长乐,张军,何佳琦,李铭杨,于海伟,李珊珊,翟莹. 2022

[20]大豆转录因子基因GmDof3的克隆及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分析. 翟莹,何佳琦,张军,邱爽,赵艳,张梅娟,马天意,孙天国.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