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主栽大豆品种品质变化及评价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霞 1 ; 杜维广 1 ; 赵贵兴 1 ; 刘忠云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

2.黑龙江省蚕业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品种;生态区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1 年 01 期

页码: 8-10

摘要: 以黑龙江省 5个生态区主栽的黑农号、绥农号、合丰号、黑河号、嫩丰号、丰收号、北丰号及省有代表性推广的大豆品种 (品系 )为材料 ,探讨不同生态条件下 ,大豆品种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5个生态区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的含量以东部低湿区 (八五三农场、佳木斯 )最高41 .66% ,脂肪含量以中南部黑土区 (哈尔滨、绥化 )最高 2 1 .2 5% ,蛋白质含量与气象条件关系不明显 ,脂肪含量与纬度呈负相关 ,与温度呈正相关趋势

  • 相关文献

[1]重迎茬对不同生态区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 郑天琪,刘忠堂,王国春,连成才,王成. 1999

[2]黑河地区大豆杂交方法. 韩德志. 2016

[3]不同生态区、施肥组合及播期对绥农20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陈维元,姜世波,石绍河,陈仁忠,姜成喜,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 2004

[4]重迎茬在不同生态区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 郑天琪,刘忠堂. 1999

[5]大豆品种及群体结构对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赵跃坤. 2013

[6]2OO4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新品种. 薛津. 2004

[7]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72'的选育.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2019

[8]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苗兴芬,徐文平,李灿东,侯俊伟,徐晶,刘春燕,陈庆山,胡国华. 2011

[9]俄罗斯阿穆尔州大豆种植现状分析. СелиховаОА,魏然,崔杰印,李阳,于晓光,位昕禹,崔少彬. 2021

[10]大豆营养高效利用型品种筛选. 王金生,闫晓艳,吴俊江,蒲国锋,刘庆莉. 2020

[11]大豆新品种齐农5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王淑荣,袁明,韩冬伟,于侃超,李馨园,王守义,徐莹莹. 2020

[12]大豆新品种牡豆14的选育. 孙国宏,任海祥,宗春美,孙晓环,齐玉鑫,白艳凤,李文,王晓梅,赵鹤,王丽,张帅,徐德海,师红财,王燕平. 2020

[13]播期和品种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薛红. 2009

[14]黑河18大豆新品种的主要特点与栽培技术. 郑淑琴,刘发,鹿文成,梁吉利,闫洪睿,张雷,刘英华. 2001

[15]花期低温对大豆荚和籽粒形成的影响. 王萍,宋海星,马淑英,陶丹,袁鹰,宋立泉,张玉华,冉彦中,尹田夫. 2000

[16]中国大豆品种在俄罗斯的生态适应性. 白雪梅. 2015

[17]高纬寒地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蔡鑫鑫,谭娟,吕晓丽,王舒,张崎峰. 2019

[18]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和资源与本省大豆斑病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马淑梅,李宝英. 1996

[19]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黑农38的栽培技术. 郭玉虹,杜维广,陈怡,栾晓燕,满为群,李铭丰. 2004

[20]大豆品种抗旱性对比分析与综合评价. 于凤丽,崔杰印,刘冬影,位昕禹.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