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长素反应因子ZmARF1的表达分析及互作网络探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建军 1 ; 郭玉玺 1 ; 王瑞 1 ; 王德新 1 ; 郭子宁 2 ; 帖奇 1 ; 鲁晓民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

关键词: 玉米;生长素;响应因子;蛋白结构;干旱胁迫;生长发育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0 年 28 卷 004 期

页码: 41-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抗旱型玉米自交系郑36和弱抗旱型玉米自交系B73为试验材料,利用克隆、qRT-PCR、亚细胞定位、互作蛋白预测等手段验证ZmARF1(GRMZM2G702026)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模式及初步探究ZmARF1基因的互作网络.克隆及测序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1个2 034 bp的开放阅读框,翻译677个氨基酸.蛋白分析表明,该蛋白无跨膜域,属于高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潜在磷酸化位点分析显示,ZmARF1蛋白含有潜在的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磷酸化位点数目分别为39、16、6个.复合进化树、功能域和保守motif分析表明,该基因蛋白与其他物种同源性较高,说明不同物种该基因在功能上较保守.ZmARF1属于组成型表达基因,受干旱胁迫的正向诱导,且郑36基因表达量上升幅度大于B73.预测的互作功能蛋白主要通过调节激素应答基因的表达、参与激素介导的信号等途径,来调控植物对逆境的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等过程.

  • 相关文献

[1]玉米HD-Zip转录因子基因ZmHOX32的克隆及功能探究. 张新,曹丽茹,张军,魏良明,张前进,魏昕,王振华,鲁晓民. 2019

[2]脱落酸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王相敏,曹丽茹,鲁晓民. 2021

[3]玉米脱落酸受体ZmPYL9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探究. 王延召,鲁晓民,魏良明,周波,黄保. 2020

[4]基于ILs玉米抗旱相关位点分析. 张自愿,李晶晶,景建洲,王利锋,曹言勇,王浩,李会勇. 2014

[5]玉米干旱诱导表达基因ZmBTF3b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张中保,张登峰,李会勇,刘颖慧,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10

[6]4个禾本科植物NAC基因家族的系统进化及其在玉米中的干旱表达谱分析. 李丽华,郭颖彬,魏昕. 2022

[7]MeJA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兆举,徐新娟,齐红志,王二歌,宋思艺,王晓桠,赵博文. 2017

[8]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系及抗旱性评价. 郭金生,鲁晓民,曹丽茹,张前进,魏昕,王振华,胡艳霞,张新. 2018

[9]玉米C_4光合酶基因导入对拟南芥光合特性及抗旱性的影响. 雷明月,许为钢,李小博,张庆琛,王会伟,张磊,方宇辉,李艳,李春鑫. 2017

[10]草地贪夜蛾在小麦和不同玉米品种上的种群适合度比较. 孙悦,刘晓光,吕国强,郝学政,李书华,李国平,封洪强. 2020

[11]玉米新品种郑单22生态适应性研究. 张新,王振华,张前进,王金召. 2008

[12]黄淮海区域主栽玉米品种耐阴性差异研究. 乔江方,刘京宝,朱卫红,夏来坤,李川,谷利敏,黄璐,薛华政. 2015

[13]渍涝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朱世蝶,袁刘正,齐红志,王会强,王会涛,袁曼曼,吴浩,鲁进恒,柳家友. 2024

[14]农田机械碾压对土壤物理特性及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齐红志,余天雨,刘天学. 2021

[15]河南省新育成8个小麦品种(系)幼胚培养再生性能评价. 贾华岚,杜丽璞,胡琳,王轲,刘宏伟,叶兴国. 2017

[16]生长素介导海藻酸钠寡糖调控水稻对镉胁迫的抗性. 张运红,杜君,和爱玲,郑春风,孙克刚,尹海庆. 2017

[17]食用菌出版物中的术语亟待规范-生长因子、植物激素、生长素、生长调节剂、生长激素篇. 袁瑞奇,刘芹,宋志波,胡素娟,韩玉娥,贾身茂. 2019

[18]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和产量特性对灌浆期干旱胁迫的响应. 李国领,齐学礼,张志强,罗鹏,辛均安,李延峰,史利霞. 2018

[19]干旱胁迫对两个烤烟品种钾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孙计平,吴照辉,孙焕,李雪君,平文丽,丁燕芳. 2020

[20]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loba L.干旱响应基因ItHAP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王雁楠,杨育峰,贾礼聪,杨国红,徐心志,翟红,何绍贞,刘庆昌.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