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存政 1 ; 刘贤进 1 ; 顾正远 1 ; 王冬兰 1 ; 于向阳 1 ; 黄丰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褐飞虱;生物型;抗药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2 年 01 期
页码: 41-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研究就采自江苏省句容、南京、高邮三地褐飞虱的生物型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三地稻褐飞虱类型已趋向生物型 ;采用浸苗法 ,对药剂扑虱灵进行了褐飞虱田间自然种群的抗药性监测 ,对药剂吡虫啉进行了抗药性筛选 ,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 ,褐飞虱对扑虱灵的抗性是 1993年的 14 .8倍 ,属中抗水平 ,且抗药性仍在上升 ;经连续筛选 8代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指数为 2 .5 ,属敏感阶段
- 相关文献
[1]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及抗药性分析. 张存政,黄丰. 2002
[2]褐飞虱生物型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顾正远,张存政,刘贤进,肖英方. 2001
[3]褐飞虱两种生物型体内能源物质及有关酶类的比较. 肖英方,张存政,顾正远,刘贤进. 2001
[4]褐飞属两种生物型体内能源物质及有关酶类的比较. 肖英方,张存政. 2001
[5]稻飞虱研究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综述). 朱述钧. 2006
[6]镇江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的抗药性及其治理. 潘以楼,陈啸寅,朱桂梅,杨敬辉,陈宏州. 2008
[7]江苏烟粉虱生物型鉴定与危害程度分析. 谭永安,肖留斌,孙洋,季英华,柏立新. 2012
[8]10种杀虫剂对南京地区Q型烟粉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徐德进,季英华,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董玉轩. 2011
[9]三种新型仿生性化合物对褐飞虱、蚜虫的生物活性. 刘宝生,方继朝,郭慧芳,钟万芳,王节萍. 2005
[10]太湖稻区褐飞虱天敌及其控制作用. 丁宗泽,陈茂林,李沛元,蔡立正,程遐年,陈若篪. 1988
[11]醚菊酯与吡蚜酮复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和控制效果. 束兆林,缪康,赵来成,邱晓红,何东兵,姚克兵. 2013
[12]植物源农药鱼藤酮对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杨红福,陈爱大,曲朝喜. 2008
[13]2015年苏北地区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 熊战之,汪立新,付佑胜,刘伟中,王宏宝,李茹,高聪芬,张凯. 2016
[14]烯啶虫胺对水稻的安全性评价及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 许小龙,徐广春,徐德进,邢平,顾中言. 2011
[15]吡蚜酮与异丙威复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治. 束兆林,吉沐祥,缪康,赵来成,方继朝,郭慧芳. 2009
[16]氟·异WP对水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朱根华,穆兰芳,朱福官,陆长缨,曹卫菊,丁海红. 2007
[17]烯啶虫胺对水稻褐飞虱田间控制效果. 束兆林,孙庭东,张芳,缪康,赵来成. 2010
[18]氟硅菊酯对水稻褐飞虱的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 束兆林,张芳,庄义庆,缪康,赵来成,吉沐祥,方继朝,刘宝生. 2010
[19]南京14号叶鞘内的抗性因子及其对褐飞虱取食和存活的影响. 李国清,王荫长,韩召军,高家骅,顾正远. 1996
[20]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及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张梦龙,程新杰,岳红亮,施伟,孙明法,朱国永.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HS-SPME-GC-MS鉴定不同采收程度霞晖水蜜桃的风味物质变化
作者:王塔娜;陈小龙;张佳辉;王冬兰;王亚;宋立晓;马凤鸣;余向阳
关键词:霞晖水蜜桃;采收程度;风味物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氰烯菌酯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作者:蒋岚;孙晨晨;胡荣荣;宋明姝;刘鹏琰;卞军;丁宁;张存政
关键词:氰烯菌酯;胶体金免疫层析;单克隆抗体;纳米金标记;特异性;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
水稻对三种常用农药的吸收及转运
作者:刘嘉楠;程金金;孙星;周春丽;闫小龙;耿韧华;王冬兰;万群;余向阳
关键词:农药;吸收;转运;抑制剂;水稻
-
水稻用药策略风险评估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张皓然;孙星;卢海燕;陶婷婷;周蓓蕾;宋雯;张志恒;刘贤金;张存政
关键词:农药;膳食暴露风险;生态风险评估;水稻;土壤
-
重金属汞的抗体制备及免疫分析研究进展
作者:王玉龙;张存政;刘凤权
关键词:汞;免疫分析;半抗原
-
东海县优质中晚粳稻田组合安全用药模式研究
作者:陈小龙;史明武;王冬兰;程金金;张志勇;刘贤金;余向阳
关键词:优质粳稻;安全生产;组合用药;绿色防控
-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危害风险及其防控用抗菌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作者:徐重新;张存政;刘媛;张霄;仲建锋;刘贤金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食源致病微生物;抗菌生物活性肽;生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