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延华 1 ; 金益 1 ; 孙德全 2 ; 李绥艳 2 ; 林红 2 ; 潘丽艳 2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黑龙江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

关键词: 高油玉米;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7 年 06 期

页码: 13-16

摘要: 通过对15个高油玉米自交系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5个高油系籽粒的脂肪、蛋白质含量高于黑龙江省普通玉米自交系,其中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普通自交系,淀粉含量极显著低于普通玉米自交系。除BY843、BY815生育期偏晚以外,其它高油系能够适应黑龙江省种植。多数高油系的自身产量接近普通玉米自交系,可以直接利用或者作为种质资源间接利用。大部分高油系的株高、穗位偏高,需进一步改良。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密度对糯玉米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韩业辉,刘洋,王宇先,杨莹. 2020

[2]齐齐哈尔市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刘洋,韩业辉,王俊强,杨莹. 2020

[3]马铃薯原种的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经济参数的影响. 李勇,吕典秋,高云飞,邱彩玲,宿飞飞,刘尚武,王绍鹏. 2009

[4]氮、磷、钾施用水平对马铃薯脱毒苗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干物质含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 李勇,吕文河,吕典秋,胡林双,曲丽,宿飞飞,刘尚武,王绍鹏,刘震宇,杨焕春,杜英秋. 2014

[5]黑龙江省香稻品种现状分析. 聂守军,高世伟,刘晴,刘宇强,刘宝海,景玉良,隋喜友. 2015

[6]不同生育期增温对寒地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JIANG Shu-kun,姜树坤,WANG Li-zhi,王立志,YANG Xian-li,杨贤莉,LI Wen-hua,李文华. 2019

[7]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马延华,金益,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9

[8]早熟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的发育比较及遗传分析. 魏国才. 2004

[9]高油玉米及其转化利用的研究. 李绥艳,孙德全,王新江,林红,马延华,潘丽艳. 2006

[10]高油玉米产业化开发在黑龙江省发展前景. 孙德全. 2002

[11]部分高油玉米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研究与分析. 梁孝莉,孙德全,林红. 2010

[12]高油玉米在黑龙江省的研究与利用. 孙德全,梁孝莉,李绥艳,马延华,许艳彬,白喜军. 2003

[13]高油玉米的饲用价值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5

[14]高油玉米自交系籽粒油分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任晓亮. 2010

[15]高油玉米新品种龙育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绥艳,孙德全,林红,马延华,潘丽艳,褚建国,黄会清. 2006

[16]高油玉米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效果浅析. 马延华,于长会,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7

[17]5个早熟马铃薯品种在绥棱半山区种植的适应性评价. 武新娟,李德财,唐贵,隋冬华,张冬雪,高佳缘,孙晶,张静华. 2021

[18]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大豆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田艳洪,赵晓锋,刘玉娥,朱宝国,闫凤超. 2018

[19]不同播期和种植方式对糯玉米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韩业辉,刘洋,兰红宇,杨莹. 2020

[20]不同纬度引种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 邹瑜,金光辉,张建军,刘春发,杜长门.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