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模式模拟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卓越 1 ; 郑建 2 ; 杨宇星 3 ; 王法明 4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4.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模式;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热力耦合;大气环流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237-2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模式模拟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的能力,本文利用CMIP5(CoupledModel IntercomparisonProjectPhase5)模式的模拟数据评估了15种模式模拟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South Pacific Subtropical Dipole, SPSD)时空分布的效果,并予以评分。结果表明:其中10种模式可以模拟出完整的SPSD生成发展过程,且SPSD的主要区域与观测较为接近,但其余5种模式在模拟强度、位置与观测有较大出入;所有模式在模拟SPSD生成阶段时比观测提前一个月出现偶极模态,1/4的模式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偶极异常可以追溯到6个月之前;潜热通量与SST的时空分布显示,潜热通量是影响偶极模态生成发展的主要因素。模态的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的调制,在模态发展最强时部分模式的正极上方有正潜热通量异常,即海洋向大气传递热量。分析显示模式模拟海气耦合过程中的SST模拟强度较观测偏强,气压方面与观测较为接近。

  • 相关文献

[1]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对南太平洋辐合带的影响. 李琼,郑建,王法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