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2015年苏北地区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熊战之 1 ; 汪立新 1 ; 付佑胜 1 ; 刘伟中 1 ; 王宏宝 1 ; 李茹 1 ; 高聪芬 2 ; 张凯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植物保护中心

2.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抗性;复配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10 期

页码: 191-1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是水稻和小麦上重要的害虫,化学防治是目前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防治措施,因而了解其抗性动态非常重要。对江苏苏北5市(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和徐州)10个种群的飞虱进行了抗药性监测;此外,在室内筛选出了对白背飞虱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配方。结果显示:褐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和噻嗪酮产生高至极高水平抗性,而对烯啶虫胺则处于敏感至敏感下降阶段;褐飞虱对毒死蜱产生低水平抗性、中等水平抗性和高水平抗性分别占20%、70%、10%。白背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和毒死蜱的抗性存在地域性差异,而对噻虫嗪和异丙威则较敏感。灰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和异丙威均处于敏感状态阶段,对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此外,室内对白背飞虱的复配筛选研究表明,丁烯氟虫腈和噻嗪酮有效成分比例为1∶5、1∶10、1∶15、1∶20时,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 相关文献

[1]防治灰飞虱高效活性化合物和杀虫单剂及复配剂研究. 刘宝生,王利华,郭慧芳,钟万芳,方继朝. 2009

[2]江苏省水稻矮缩病的病原鉴定. 高瑞珍,程兆榜,杨荣明,朱凤,季英华,任春梅,吴丽莉,周益军,范永坚. 2012

[3]不同化学药剂及其复配剂对褐飞虱的作用活性. 王节萍,郭慧芳,方继朝. 2009

[4]杀虫剂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毒力差异及机制研究. 许小龙,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 2012

[5]杀虫剂18种单剂和10种复配剂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活性差异.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石伟山,范鹏. 2009

[6]水稻抗条纹叶枯病育种实践与策略. 景德道,盛生兰,刁立平,胡春明,张继本,林添资,龚红兵,周义文,钱华飞,杨军. 2008

[7]水稻灰飞虱的研究进展. 孙志广,王宝祥,陈庭木,徐波,邢运高,代慧敏,徐大勇. 2018

[8]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张梦龙,岳红亮,程新杰,施伟,孙明法,朱国永. 2021

[9]几个粳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的研究. 肖英方,杜正文. 1989

[10]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机理. 肖英方,张存政,顾正远. 2001

[11]毒死蜱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配的增效作用. 陆长婴,吴彤东,刘凤军,沈明星,姚月明. 2008

[12]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复配对葡萄炭疽病菌增效活性与田间防效(英文). 吉沐祥,刘吉祥,王建华,彭燕琼,李国平. 2017

[13]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及其复配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刘吉祥,吉沐祥,芮东明,杨勇,陈宏州,杨敬辉. 2017

[14]新型生物农药鼠李糖脂及其复配剂对甘蓝蚜虫的防治效果. 孙星星,王凯,李红阳,高波,顾慧玲,张俊喜,周加春,朱富强. 2016

[15]植物源农药丁子香酚与苦参碱及其混配对葡萄灰霉病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杨勇,王建华,吉沐祥,吴祥,陈宏州,李国平. 2016

[16]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葡萄病害的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效. 潘以楼,朱桂梅,郭建,肖婷. 2011

[17]小麦赤霉病复配诱抗剂的初步筛选. 杨文飞,贾艳艳,顾大路,杜小凤,吴传万,钱新民,王伟中. 2018

[18]叶菌唑与肟菌酯及其复配对葡萄炭疽病菌及白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效. 吉沐祥,邬劫,王晓琳,黄洁雪,朱建飞,饶斌. 2019

[19]补骨脂种子提取物与丙硫菌唑复配对桃褐腐病菌的增效作用. 王晓琳,孙伟波,李朝辉,黄洁雪,邬劼,吉沐祥. 2020

[20]复配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研究. 王帆,杨静东,王春梅,石志琦.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