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微生物来源的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翠君 1 ; 石丽桥 1 ; 王开梅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微生物;植物病毒;抗植物病毒活性;天然产物;作用机制

期刊名称: 生物资源

ISSN: 1006-8376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381-389

摘要: 近年来,研究者利用微生物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开展了大量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从中发现了许多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及小分子化合物.本文对来源于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抗病毒活性物质及抗病毒机理作了论述,并对微生物来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用于植物病毒病防治的微生物农药提供借鉴.

  • 相关文献

[1]1个广谱抗真菌天然产物的快速鉴定及活性评价. 万中义,张亚妮,张志刚,黄大野,王开梅,杨自文. 2016

[2]放线菌WS-13661活性产物的快速鉴别. 万中义,张亚妮,张志刚,王开梅,杨自文. 2012

[3]放线菌产杀虫物质的初步鉴别及其活性评价. 张遵霞,张亚妮,方伟,张志刚,王开梅,万中义. 2018

[4]广谱抗真菌链霉菌HBERC-57169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万中义,方伟,吴兆圆,张亚妮,张志刚,王开梅,杨自文. 2019

[5]放线菌HBERC-39158抗真菌活性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万中义,方伟,张亚妮,张志刚,吴兆圆,王开梅,杨自文. 2020

[6]天然来源农药活性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吴兆圆,柯少勇,方伟,王开梅. 2022

[7]真菌SF-49356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刘曼莉,舒芬,张亚妮,方伟,石丽桥,王开梅,吴兆圆. 2022

[8]微生物来源的甲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王开梅,梁英,杨自文. 2017

[9]Okaramine类生物碱——一类具有新颖杀虫机制的天然吲哚化合物. 张遵霞,王月莹,张亚妮,张志刚,王开梅. 2019

[10]具有农药活性的微生物源核苷类化合物. . 2019

[11]微小RNA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陈芳,张昊,魏金涛,杨雪海,赵娜,张巍. 2017

[12]小麦根部内生细菌ZY-1对小麦白粉菌的抑菌活性及拮抗机理. 龚双军,向礼波,薛敏峰,张学江,史文琦,曾凡松,汪华,杨立军,喻大昭. 2016

[13]相互作用下多酚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黄剑,李书艺,祝振洲,熊光权,吴文锦,石柳,何静仁,丁安子,乔宇,汪兰. 2022

[14]不同类型生物炭对稻田镉污染修复的机制与应用. 陈晨,李方敏,杨利,聂新星,刘波,洪俊. 2022

[15]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提高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中的应用. 王开梅,江爱兵,闵勇,刘晓艳,杨自文. 2009

[16]微生物来源的核苷类农药活性化合物研究进展. 王开梅,吴兆圆,柯少勇,万中义,方伟,张亚妮,张志刚. 2018

[17]微生物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最小基因组研究进展. 刘晓艳,闵勇,张薇,王开梅,万中义,江爱兵,张光阳,程贤亮,杨自文. 2013

[18]辐照处理对新鲜藕带的影响. 关健,薛淑静,陈学玲,何建军,梅新,程薇. 2013

[19]农用抗生素的筛选策略. 王开梅,江爱兵,杨自文,顾玉诚. 2005

[20]提高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的策略. 王开梅,张亚妮,张志刚,江爱兵,杨自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