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稳定性对崂山湾增殖放流种类甄选的设想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忠义 1 ; 袁伟 1 ; 王新良 1 ; 林群 1 ; 李娇 1 ; 单秀娟 1 ; 金显仕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群落结构;增殖放流;种类甄选;崂山湾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0 年 27 卷 07 期

页码: 739-7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合理选择增殖放流种类是实施增殖放流的首要环节,也是确保增殖放流效果的前提条件。以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增殖放流种类甄选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采用数量与生物量累积曲线法(ABC曲线),通过分析2013—2015年春季和夏季崂山湾鱼类与游泳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探讨增殖放流品种的甄选,研究发现:(1)2013—2015年春季和夏季崂山湾鱼类群落结构都相对简单,稳定性差,基本处于扰动状态;(2) 2013—2015年春季和夏季崂山湾游泳生物群落结构较鱼类群落结构相对复杂,稳定性较好,基本处于稳定状态;(3)崂山湾鱼类与游泳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年度与季度对比发现,双斑蟳(Charybdisbimaculata)和口虾蛄(Oratosquillaoratoria)、口虾蛄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分别在春季和夏季崂山湾游泳生物群落结构中起着重要的维稳作用。总体而言,崂山湾鱼类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大,相对简单,虾蟹类丰富了该水域的渔业资源,使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相对更合理,甄选该海域增殖放流品种时应重点考虑。实践证明青岛市每年春季在崂山湾放流的三疣梭子蟹,增强了该海域夏季游泳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本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旨在为水产生物增殖放流种类的甄选提供科学参考。

  • 相关文献

[1]夏季崂山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 时永强,左涛,袁伟,王俊. 2017

[2]渤海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增殖放流鱼类的资源量变化. 单秀娟,金显仕,李忠义,陈云龙,戴芳群. 2012

[3]杭州湾增殖放流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沈新强,袁骐. 2011

[4]崂山湾人工鱼礁区星康吉鳗摄食生态及食物网结构. 刘鸿雁,孙彤彤,曾晓起,张沛东,李文涛,张秀梅. 2018

[5]崂山湾人工礁区大型底栖海藻时空格局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杨晓龙,吕洪斌,胡成业,张秀梅. 2018

[6]基于Ecopath模型的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 刘鸿雁,杨超杰,张沛东,李文涛,张秀梅. 2019

[7]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崂山湾夏季鱼类群落的摄食生态. 张波,袁伟,戴芳群. 2016

[8]崂山湾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 袁伟,林群,王俊,孙坚强,陈瑞盛. 2015

[9]2013年春季崂山湾浮游植物群落及其环境控制. 乔芮,栾青杉,王俊,袁伟,崔毅,孙坚强. 2015

[10]崂山湾春季鱼类群落的摄食生态及其主要种类. 张波,袁伟,王俊. 2015

[11]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在海洋牧场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李真真,关长涛,公丕海,王腾腾,刘超,李梦杰. 2014

[12]莱州湾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张波,吴强,金显仕. 2013

[13]菜州湾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张波,吴强,金显仕. 2013

[14]许氏平鲇的食物组成及其食物选择性. 张波,李忠义,金显仕. 2014

[15]基于微卫星标记对长江中上游胭脂鱼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 成为为,汪登强,危起伟,王成友,杜浩,吴金明,李雷. 2014

[16]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历程与定义分类概述. 陈丕茂,舒黎明,袁华荣,冯雪,佟飞,陈权,陈钰祥,于杰,陈国宝,余景,曾雷,黎小国. 2019

[17]使用微卫星标记评估北部湾长毛对虾增殖放流效果. 刘胜男,孙典荣,刘岩,杨长平,单斌斌,周文礼. 2019

[18]象山港黄姑鱼增殖群体早期生态适应特征. 张辉,姜亚洲,袁兴伟,林楠,凌建忠. 2020

[19]天津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现状及展望(英文). . 2019

[20]绥芬河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王继隆,刘伟,杨文波,李培伦,王维坤.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