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我国亚洲玉米螟的防治现状及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宏伟 1 ; 鲁新 1 ; 李丽娟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防治方法;存在问题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5 年 13 卷 S1 期

页码: 142-143+1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综述了我国玉米螟的主要防治方法,着重介绍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我国玉米螟防治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相关文献

[1]第一代亚洲玉米螟大发生与越冬温度的关系. 王振营,何康来,周大荣,鲁新. 2001

[2]寒冷地区梨树干枯病及防治方法. 丁丽华,赵晨辉,邹利人. 2006

[3]紫花苜蓿几种常见虫害的防治. 栾博宇,王志峰,栾丽,于洪柱,耿慧,任伟,王多伽,高阳,徐安凯. 2015

[4]6%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FSC不同施药方法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 王巍巍,王义生,李莉,栾丽,刘煜财. 2020

[5]鹅主要疫病的防治方法. 刘臣,赵玉民. 2003

[6]抚松县玉米主要病虫草害及其防治技术. 李道红,方向前. 2016

[7]甘草常见病虫害防治与采收加工技术. 李淑香,赵明清. 2007

[8]白鲜皮对亚洲玉米螟杀虫活性初探. 杜茜,徐文静,朱琳,汪洋洲,鲁新. 2008

[9]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影响. 张柱亭,类成平,孙嵬,张统书,董辉. 2014

[10]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玉米‘双抗12-5’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及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研究. 王江,武奉慈,刘新颖,冯树丹,宋新元. 2016

[11]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化性与复苏后发育历期的关系. 周大荣,李建平. 1998

[12]转基因玉米SW12-859的抗螟性及农艺性状评价. 康领生,姜志磊,刘洋,王玉民,徐惠风. 2017

[13]亚洲玉米螟化性遗传规律研究. 黄艳玲,袁海滨,李启云,高月波,张正坤,王振营. 2015

[14]相对湿度对复苏后亚洲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存活及化蛹的影响. 周大荣. 1998

[15]利用荧光观测明确载球孢白僵菌松毛虫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控增效作用. 杨芷,路杨,张庆贺,毛刚,徐文静,赵宇,隋丽,崔璐璐,张正坤,李启云. 2020

[16]亚洲玉米螟化性与抗寒能力的关系. 周大荣,李建平. 1997

[17]球孢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毒力生测方法比较研究. 关兵兵,张军,徐文静,李启云. 2014

[18]吉林省亚洲玉米螟化性类型与其发育历期的关系. 周大荣. 1999

[19]水分对复苏后亚洲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化蛹的影响. 周大荣. 1998

[20]亚洲玉米螟化性与繁殖力的关系. 周大荣.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