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以水稻白叶枯病原菌培养过滤液离体筛选再生植株后代的抗病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曾列先 1 ; 徐羡明 1 ; 伍尚忠 1 ; 马镇荣 2 ; 陈梅芳 2 ; 凌定厚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白叶枯病原菌培养过滤液;再生植株后代;组织培养;抗性变异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1992 年 19 卷 03 期

页码: 231-2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人工接种方法,从水稻感病品种青二矮和桂朝二号体细胞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后代(R2)中,筛选抗白叶枯病变异株系。测试932个株系,发现12个有抗性变异,其中7个整个株系的植株表现一致抗病,另5个则有抗感分离。在有抗性变异的12个株系中,6个是从含白叶枯病原菌培养过滤液培养基培养得来的327个无性系中筛选出来的;另6个是从来源于不含病原菌培养过滤液培养基培养的605个无性系中产生。变异率分别为1.83%和0.99%。经测定 W1和 W78两株系 R2扰病变异植株,在 R3、R4均抗病。它们的抗性与原种及感病对照品种金刚30的抗性达极显著差异,与抗病对照品种 IR26属同一水平。

  • 相关文献

[1]水稻空间诱变稻瘟病抗性变异研究及抗性变异基因的分子标记. 洪彦彬,杨祁云,林佩珍,王慧,陈志强. 2006

[2]水稻空间诱变育种抗稻瘟病研究进展. 肖武名,杨祁云,陈志强,林佩珍,王慧. 2005

[3]空间诱变品系稻瘟病抗性变异及分子标记研究. 杨祁云,洪彦彬,陈志强,王慧,林佩珍,刘永柱,朱小源. 2008

[4]高空气球搭载空间诱变品系稻瘟病抗性变异基因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研究. 洪彦彬,杨祁云,林佩珍,陈志强,王慧,刘永柱,朱小源. 2006

[5]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DENG Rui-Yun,邓瑞云,LUO Huan-Ming. 2013

[6]培养基组份对美丽竹芋组培快繁效率的影响. 廖飞雄. 2002

[7]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中光自养生长研究及应用. 廖飞雄,王碧青,吕复兵,邹春萍,李卫华. 2001

[8]波士顿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 廖飞雄,王代容,黄群慧,张孟锦. 2006

[9]南美叉柱花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徐世强,李宇峰,王继华. 2016

[10]荷兰青瓜组织培养初报. 陈惠阳,罗思琼. 2005

[11]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腋芽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胡峰,施琼,黄烈健. 2015

[12]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简报). 汤亚飞,蔡时可,郑锦荣,李淑玲,张振臣,王芳. 2010

[13]观叶花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黄小光,丘银清,林雄. 2001

[14]菠萝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易干军,万勇,胡标林,谢建坤. 2010

[15]FRANS HALS德国鸢尾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武海峰,吕远达,郑海霞,赵明晶,王家庆. 2019

[16]不同光质的LED对2种金线莲组培苗增殖、生根及生长的影响. 李杰,王再花,刘海林,徐烨春. 2017

[17]紫花山奈的组培快繁研究. 吴满良,李冬梅,朱根发,刘小飞. 2018

[18]海南三七根茎芽基部的组培快繁. 李冬梅,赵超艺,刘小飞. 2017

[19]冬瓜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志芳,闫晋强,韩向峰,谢大森,刘文睿,伍倩慧,江彪. 2021

[20]走马胎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蔡时可,梅瑜,顾艳,谢梅新,王继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