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干旱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网空间风速与地表风蚀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左忠 1 ; 潘占兵 2 ; 张安东 2 ; 余殿 2 ; 周景玉 3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3.;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土壤;风;侵蚀;干旱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网;风蚀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135-14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准确了解和评价干旱风沙区在典型大风环境下农田防护林空间风速分布,以及林网内风蚀状况,分别利用三杯风速仪和诱捕法,对干旱风沙区盐池县农田防护林网空间风速与地表风蚀特征开展了林网内不同水平距离内的距地表50、200 cm高度风速分布与地表风蚀状况监测。研究表明:1)随着防护距离的逐渐增大,风蚀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风速变化规律正好相反;50和200 cm高度的风速变化规律均一致,均呈先逐渐降低后逐渐升高的变化,以12H处对风力减小作用最明显,50和200 cm高度的风速降幅分别达到了51%和46%;林带防风效益与距离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以12H(12倍的防护林带树高,下同)处200 cm高度最佳,为53.65%;侵蚀模数由林带内的轻度、1H处的强度到3H、7H处的剧烈,12H处为极强度,以3H处最大,为21 944.62 t/km~2。2)沙粒粒径以73.99、87.99、104.6μm区间为主,其中82.53%~99.93%沙粒均集中在248.9μm以下,为细沙粒,而旷野对照组沙粒粒径主要集中在104.6~148μm,沙粒明显较粗。因此,干旱风沙区沙质农田防护林网在典型大风日内对风速的减缓非常有效。但由于林网内沙物质源丰富,风蚀现象依然严重,对当地沙尘暴发生影响较大。该研究对准确掌握当地林网风蚀,科学评价林网防护功能等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相关文献

[1]干旱风沙区营造人工柠条林对退化沙地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 李鸿军,蒋齐,李生宝,潘占兵,王占军. 2007

[2]耕作措施对缓坡耕地土壤养分分布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雷金银,雷晓婷,周丽娜,何进勤,贾爱平,余建军,张慧,路芳. 2020

[3]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3种草本根土复合体抗冲性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万海霞,许浩,王月玲,韩新生,董立国,郭永忠,安钰,贾廷民. 2024

[4]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防护林网更新技术与对策. 左忠,潘占兵,王宁庚,周景玉. 2017

[5]干旱风沙区人工柠条林对退化沙地改良效果的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何全发,王占军,蒋齐,李生宝,潘占兵. 2007

[6]宁夏干旱风沙区不同种植密度柠条林对土壤水分及植被生物量影响研究. 谢国勋,王增吉,王占军,何建龙. 2014

[7]干旱风沙区日光温室春茬萝卜综合性状比较. 冯海萍,曲继松,郭文忠,王彩玲,吕志涛,李晓风,张亚峰. 2009

[8]宁夏干旱风沙区林药间作生态恢复措施与土壤环境效应响应的研究. 王占军,蒋齐,刘华,潘占兵,许浩. 2007

[9]宁夏干旱风沙区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营建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王占军,蒋齐,潘占兵,何建龙,舒维花. 2012

[10]宁夏干旱风沙区四种不同结构夯土墙体日光温室内环境日变化比较. 曲继松,冯海萍,张丽娟,郭文忠,李爱兰,吕志涛. 2011

[11]干旱风沙区塑料大棚厚皮甜瓜适应性栽培性状比较. 曲继松,薄明轩,张丽娟,郭文忠,瞿捍泽,胡凤巧,冒秀凤. 2009

[12]宁夏干旱风沙区人工柠条灌木林种群生物量动态分析. 何建龙,蒋齐,王占军. 2014

[13]宁夏干旱风沙区设施黄瓜早春茬栽培适应性比较研究. 曲继松,冯海萍,张丽娟,郭文忠,李爱兰,魏爱玲,吕志涛,李晓风,张亚峰. 2011

[14]宁夏干旱风沙区降雨量与土壤水分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研究. 许浩,潘占兵. 2010

[15]宁夏干旱风沙区日光温室番茄优化施肥技术. 冯海萍,曲继松,郭文忠,胡凤娇,吕志涛,李晓风,张亚峰. 2013

[16]干旱风沙区设施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曲继松,冯海萍,张丽娟,郭文忠,韩继山. 2010

[17]干旱风沙区典型退耕还林地集沙监测与评价-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 张宇,王云霞,左忠,孔丽婷,王治啸,高红军,范金鑫. 2023

[18]干旱风沙区不同林龄柠条锦鸡儿水分利用特征研究. 王东清,马丽慧,张蕾蕾. 2024

[19]宁夏干旱风沙区不同季节柠条锦鸡儿水分利用特征研究. 王东清,许浩,马丽慧,张蕾蕾. 2024

[20]玉米冠下溅蚀效应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马波,马璠,吴秋菊,吴发启.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