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抗虫棉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海洋 1 ; 陈建平 1 ; 蔡立旺 1 ; 王为 1 ; 王永慧 1 ; 戚永奎 1 ; 施庆华 1 ; 潘宗瑾 1 ; 高进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部沿海盐碱地农业科学观测试验站

关键词: 棉花;种植密度;生长发育;产量;产量构成因素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14 年 09 期

页码: 27-30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8万~5.4万株/hm2)对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5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的全生育期会略缩短,株高先降低然后略增高,单株干物重、总果节数和单株果枝台数均减少,而单位面积总干物重却增加;随着密度的增大,棉株成铃向上部、向内围集中,而且单株成铃数明显减少,铃重、单位面积总铃数和单位面积籽棉产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霜前花率则呈上升的趋势;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6万株/hm2,此时籽棉产量最高,达4292.0 kg/hm2。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短季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海洋,陈建平,王永慧,蔡立旺,戚永奎,施庆华,张萼. 2013

[2]无土育苗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点. 张培通,徐立华,杨长琴,杨德银. 2006

[3]苏棉2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增产途径.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丛秀云. 2007

[4]苏棉18号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刘水东,何林池,徐纪嘉,郝德荣. 2001

[5]大豆品种(系)和种植密度对豆天蛾幼虫存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郭明明,廖怀建,邓盼,李大维,李俊领,张俊勤,樊继伟,陈凤. 2020

[6]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7]江苏省常规中灿稻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及其选育目标的思考. 朱国永,王爱民. 2002

[8]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2208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统计分析. 施伟,朱国永,孙明法,严国红,万林生,王爱民. 2017

[9]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专用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马红勃,刘东涛,马宁,张会云,王静,贾辉辉,陈荣振,张爱君,冯国华. 2016

[10]播期和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薛亚光,魏亚凤,李波,汪波,刘建. 2016

[1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苏啤6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其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臧慧,陈和,陈健,沈会权,陶红,陈晓静,乔海龙. 2011

[12]播期对江苏不同类型粳稻品种成熟期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 李健,秦德荣,方兆伟,樊继伟,卢百关,迟铭,陈庭木,刘金波,徐大勇. 2012

[13]江苏省常规中籼稻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及其选育目标的思考. 朱国永,王爱民,任仲玲,何冲霄,孙明法,姚立生. 2002

[14]宁麦30的产量表现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张鹏,余桂红,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21

[15]小麦品种‘宁麦26’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张瑜,余桂红,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19

[16]密度、施氮量对小麦淮麦23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永军,孙苏阳,李海军. 2011

[17]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 陈新军,戚存扣,高建芹,伍贻美. 2001

[18]不同农艺措施对甘蓝型油蔬兼用油菜宁油16号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4

[19]DPC对棉花生长发育及棉田主要昆虫的影响. 徐文华,吴忠义,李武权,王胜,袁增干,江桂法. 1999

[20]无土育苗地膜覆盖栽培棉花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特点. 杨长琴,徐立华,张培通,杨德银.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