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渤海海峡及周边地应力分布规律与应力积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红霞 1 ; 张训华 1 ; 赵铁虎 1 ; 高小惠 1 ; 齐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地质工程;渤海海峡;水压致裂法;回归分析;离散点图;应力积累

期刊名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ISSN: 1000-6915

年卷期: 2017 年 02 期

页码: 357-36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渤海海峡及周边表层、浅表层地应力分布规律的异同及区域应力积累程度,以通道中轴线上布设的5个浅钻水压致裂数据为基础,结合收集的周边区域深钻数据,建立了海峡处表层、周边区域浅表层应力参数随深度分布的离散点图,计算出了各参数与深度的回归公式,研究表明,Hσ和hσ两个水平主应力与深度符合线性关系式,HK,hK,aK三个侧压系数与深度符合双曲关系式,HhK,Hμ,mμ三个比值参数与深度的双曲线关系不明显,总体上更接近于线性分布。对比研究表层、浅层的回归公式发现,两者的水平主应力回归公式差异显著,侧压系数回归公式差异较小,比值参数的回归公式基本一致,揭示基于工程的表层应力测量数据也可以用于脆性地壳的应力积累与地震活动性分析中。分析区域能量积累状况,提出对于mμ>0.7的浅部逆断点,需结合Hμ的值综合确定其能量积累程度;测点的Hμ,mμ值综合研究后认为渤海海峡19个表层测点及周边86%的浅层测点处于中低水平的应力积累中,地壳稳定性高;京津唐地区的部分测点应力积累水平较高,地壳稳定性差,需要密切关注,但对跨海通道工程的影响不大。取得的认识对环渤海区的构造应力场、断裂活动性研究及通道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相关文献

[1]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地质条件调查与分析. 赵铁虎,齐君,梅赛,高小惠,冯京,李攀峰. 2016

[2]渤海海峡BHS01孔海陆交互相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孙军,路月,杨慧良,褚宏宪,祁江豪,刘长春,李攀峰,窦振亚. 2019

[3]大菱鲆耐高温品系选育及耐温性能评估. MA Ai-Jun,马爱军,HUANG Zhi-Hui. 2012

[4]魁蚶两个不同群体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吴彪,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邱梅,辛梅,李靖. 2010

[5]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 边力,刘刚,张庆文,刘琨,陈四清,李凤辉,孟乾,刘长琳,葛建龙. 2018

[6]七种养殖特色淡水鱼脏器系数的测定和比较. 崔舒云,于润林,王卓群,张欣,韩刚,穆迎春,宋怿,程波. 2021

[7]尼罗罗非鱼体重与体维可量性状之间的关系. 董在杰,梁政远,明俊超,徐跑,张守领,何杰,张平,谢庄. 2010

[8]海监船与渔政船主尺度模型研究. 刘飞,林焰,李纳,杨蕖,王运龙,谌志新. 2012

[9]川陕哲罗鲑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效果分析. 马凯,佟广香,赵成,张庆渔,尹家胜,张永泉. 2022

[10]池塘鱼产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陈大庆. 1991

[11]N和P对东海中北部浮游植物的影响研究. 袁骐,王云龙,沈新强. 2005

[12]海监船与渔政船主尺度单变量回归分析. 杨蕖,林焰,刘飞,李纳,王运龙,谌志新. 2012

[13]野生黑蝶贝表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严俊贤,刘宝锁,李有宁,陈明强,吴开畅,叶乐. 2015

[14]GIS支持下考洲洋养殖水域浮游植物数量的时空分布及其与营养盐的相关性研究. 蔡文贵,李纯厚,林钦,贾晓平,杨美兰,张汉华. 2005

[15]北极茴鱼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效果分析. 马凯,佟广香,匡友谊,尹家胜,张永泉. 2022

[16]不同生长期圆斑星鲽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 边力,刘长琳,陈四清,张乐乐,葛建龙,刘克奉,谭杰. 2017

[17]钢质海洋渔政船空船重量与重心估算方法研究. 金娇辉,梁建生. 2012

[18]三疣梭子蟹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分析. 高保全,刘萍,李健,迟恒,戴芳钰. 2008

[19]气候变化对冬季东海外海中下层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重要经济种类的影响. 袁兴伟,刘尊雷,程家骅,田永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