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结球白菜抽薹开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晓锋 1 ; 朱红芳 1 ; 朱玉英 1 ; 侯瑞贤 1 ; 翟文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抽薹性状;开花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6 年 30 卷 12 期

页码: 2318-23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不结球白菜抽薹开花性状的遗传规律,并对其耐抽薹品种进行鉴定筛选,以不结球白菜易抽薹纯系M10-1和耐抽薹纯系M10-2杂交获得的6世代(P1、P2、F1、B1、B2和F2)群体为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不结球白菜抽薹性状(现蕾期)和开花性状(开花期)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抽薹性状的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并存在明显的加性、显性和上位性效应。其中,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均为正,显性效应值hb大于ha,且以第2对主基因的正向显性效应为主;抽薹性状存在较大的主基因加性×加性和显性×显性互作效应,以呈负向的多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B1、B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3.83%、87.82%和88.31%,多基因遗传率均为0,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平均为86.65%,环境变异占表型变异平均为13.35%,说明抽薹性状主要受主基因控制,在育种上可以应用抽薹性状(现蕾期)作为不结球白菜耐抽薹性的鉴定标准,并可在早期世代对其耐抽薹性进行选择,且要注意一定的环境因素。开花性状与抽薹性状遗传相似,均受到2对主基因控制,但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平均为9.57%,而环境变异平均为90.43%,对开花的影响显著,说明开花性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非常明显,不适宜作为耐抽薹性的鉴定指标。利用本研究获得的抽薹性状作为不结球白菜耐抽薹性的鉴定指标,并应用于育种实践,对选育不结球白菜耐抽薹新品种,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不结球白菜抽薹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研究. 李晓锋,朱红芳,朱玉英,侯瑞贤. 2015

[2]不结球白菜紫色叶片花青素相对含量的遗传分析. 朱红芳,李晓锋,朱玉英,侯瑞贤,郭欣欣. 2014

[3]甘蓝抽薹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杜辉,潘俊松,何欢乐,薄天岳,吴爱忠,蔡润. 2007

[4]菜薹抽薹性状的ISSR和SRAP分析. 冒维维,高红胜,薄天岳,马金骏,徐东进,陈学好,贾志明,王永莉. 2009

[5]海滨木槿在上海地区的适应性及物候调查. 简光艳,李秀芬,朱建军,李水根,李记开,池坚. 2020

[6]不结球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分析. 单晓政,李英,高素燕,马成英,刘同坤,朱玉英,侯喜林. 2009

[7]优质晚抽薹不结球白菜新品种'艳绿'的选育. 李晓锋,朱红芳,朱玉英,奚丹丹,高璐. 2021

[8]高温和淹水胁迫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何小艳,朱红芳,李晓锋,奚丹丹,高璐,朱玉英. 2021

[9]不同品种不结球白菜生长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朱红芳,李晓锋,朱玉英. 2019

[10]空间诱变创制不结球白菜晚抽薹新种质及新品种艳春的选育. 李晓锋,朱红芳,朱玉英,侯瑞贤. 2018

[11]γ-氨基丁酸对淹水胁迫下不结球白菜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金平,李晓锋,朱红芳,朱玉英,侯喜林. 2016

[12]不结球白菜与西洋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李晓锋,朱红芳,朱玉英,翟文,侯瑞贤. 2017

[13]不结球白菜新种质P70-203雄性不育细胞质类型的鉴定. 成素云,侯瑞贤,朱玉英,李晓锋,朱红芳,侯喜林,岳翔,杜正香. 2009

[14]冬春季普通大棚+中棚对不结球白菜生长的影响. 侯瑞贤,李晓锋,朱红芳,朱玉英,归武球. 2013

[15]耐抽薹不结球白菜品比试验. 陈婷,赵娟,陈红辉,俞艳,罗杰,朱玉英. 2021

[16]外源水杨酸(SA)对不结球白菜根肿病的抗性诱导效应. 朱红芳,高倩倩,李晓锋,刘金平,翟文,朱玉英. 2017

[17]土壤水分对不结球白菜膳食纤维含量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岳翔,侯瑞贤,李晓峰,朱玉英,侯喜林,朱红芳,成素云,杜正香. 2010

[18]高温和淹水胁迫对不结球白菜纤维素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朱红芳,高璐,何小艳,李晓锋,奚丹丹,朱玉英. 2022

[19]不同春化和授粉前处理对不结球白菜抽薹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朱红芳,李晓锋,翟文,高倩倩,刘金平,朱玉英. 2017

[20]基质含水量对不结球白菜生长的影响. 卢盼玲,郭世荣,张佳蕊,杨学东,何红梅,朱为民.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