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食用型蚕豆籽粒中糖和淀粉变化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娜 1 ; 王学军 1 ; 葛红 1 ; 陈满峰 1 ; 顾春燕 1 ; 汪凯华 1 ; 缪亚梅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食用类型;蚕豆;籽粒发育;可溶性糖;蔗糖;淀粉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9 年 012 期

页码: 96-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明不同食用型蚕豆种子发育过程中糖和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1个粮用型、1个粮菜兼用型和3个鲜食型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蚕豆从开花后25 d到完全成熟期间籽粒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食用类型的蚕豆籽粒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差异均较大.其中,兼用型和鲜食型蚕豆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均分别在30 d和35 d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而粮用型呈一直下降趋势.在开花后30~45 d的籽粒灌浆阶段,鲜食型蚕豆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明显高于兼用型和粮用型,且兼用型高于粮用型;籽粒发育到成熟期时,3种食用类型的糖分含量水平一致.3种食用类型蚕豆总淀粉含量变化均在开花后25~45 d籽粒灌浆阶段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开花后45 d达到最大值后趋于一致.粮用型蚕豆淀粉含量在开花后25~45 d要显著高于兼用型和鲜食型蚕豆,成熟期没有差异.以上数据表明,鲜食型蚕豆在籽粒灌浆阶段(30~45 d)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食味品质最佳.

  • 相关文献

[1]鲜食糯玉米江南花糯采后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汤日圣,童红玉,叶晓青. 2012

[2]根际低氧胁迫对网纹甜瓜幼苗植株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孙艳军,郭世荣,徐刚. 2015

[3]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部分营养成分的积累. 王康君,郭明明,孙中伟,张广旭,陈凤,李强,樊继伟. 2019

[4]甘薯IbFBA5基因的时空表达及与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关系. 苏在兴,高闰飞,唐维,闫会,后猛. 2017

[5]不同呈色早熟桃叶片夜间呼吸速率的影响因素. 彭丽丽,姜卫兵,韩健,王明玉,张斌斌,马瑞娟. 2013

[6]甜糯玉米籽粒不同发育时期基因表达谱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高志方,周玲,梁帅强,张体付,戴惠学,朱英,赵涵. 2024

[7]不完全消解-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蔗糖中镉和铅. 秦杰,陈尚龙,苗敬芝,李同祥,王锋. 2013

[8]蔗糖和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美国红枫色叶的影响. 李玉娟,张健,李敏,谈峰,丛小丽,翟如芳. 2009

[9]干旱条件下外源蔗糖对高表达玉米C4型pepc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张晓敬,李霞,吴博晗,曹悦,王净. 2020

[10]培养基大量元素、蔗糖、琼脂对草莓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赵密珍,王壮伟,吴伟民,钱亚明,袁骥. 2007

[11]干旱条件下DCMU对高表达转C_4-pepc水稻的花青素合成基因及其相关信号的影响. 何亚飞,许梦洁,李霞. 2018

[12]夏季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蔗糖混合液对红叶桃叶片呈色的影响. 韩键,骆晓梦,张斌斌,翁忙玲,化香平,姜卫兵. 2012

[13]蚕豆立体种植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吴春芳,姜永平,吴菊芳. 2006

[14]蚕豆"干改鲜"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吴春芳,姜永平,吴菊芳. 2004

[15]蚕豆对改善公众营养作用的研究. 吴春芳,姜永平,唐纪华,钱海民,吴菊芳. 2006

[16]设施鲜食蚕豆冻害的影响因素. WU Chun-fang,吴春芳,YIN Shu-yu,尹淑瑜,BIAN Xiao-chun. 2012

[17]江苏省蚕豆种质鉴定和评价利用. 马镜娣,庞邦传,王学军,汪凯华,陈柏森. 2002

[18]设施蚕豆群体结构消长的影响因素. 夏礼如,尹淑瑜,卞晓春,吴春芳. 2013

[19]基于蚕豆产业链的研究与开发. 卞晓春,吴春芳. 2017

[20]蚕豆产量研究与高产育种. 崔世友,缪亚梅.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