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再生水灌溉对苜蓿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晓娜 1 ; 武菊英 1 ; 腾文军 1 ; 刘洪禄 2 ; 吴文勇 2 ;

作者机构: 1.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2.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苜蓿;产量;养分

期刊名称: 自然资源学报

ISSN: 1000-3037

年卷期: 2007 年 22 卷 02 期

页码: 198-2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论文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Algonquin’)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设置了清水、再生水两种灌水类型,高、中、低3个不同灌水水平。结果表明:同一灌水类型条件下,苜蓿植株生长高度随灌水量减少而降低,同一灌水水平下,灌溉水类型对植株高度无明显影响;不同的灌水水平对植株侧枝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灌溉水类型对植株侧枝数影响差异显著,所有处理中再生水高水平灌溉侧枝数增幅最大;与清水相比,再生水灌溉能显著增加苜蓿干物质产量;在苜蓿生长前期,再生水灌溉对苜蓿根系生长具有阻碍作用;灌溉水类型对苜蓿植株体内吸收氮、磷、钙、镁吸收量的影响主要在其生长前期,灌溉水类型对苜蓿体内钾含量无明显影响。

  • 相关文献

[1]再生水灌溉对不同类型草坪土壤盐碱化的影响. 郑伟,李晓娜,杨志新,张雪莲,刘尚义. 2009

[2]再生水灌溉对苜蓿、白三叶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李晓娜,武菊英,孙文元,郑伟. 2011

[3]再生水灌溉对饲用小黑麦品质的影响. 李晓娜,武菊英,孙文元,郑伟. 2012

[4]灌溉水质对苜蓿早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晋兴,李晓娜,武菊英,卜玉山. 2009

[5]地膜覆盖与常规灌溉对冬小麦耗水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宋文品,黄菁,陈晓丽,王利春,孙维拓,王志敏,薛绪掌,郭文忠,李友丽,陈菲. 2016

[6]水氮用量对设施栽培蔬菜地土壤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李银坤,武雪萍,武其甫,吴会军. 2016

[7]水氮用量对设施栽培蔬菜地土壤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李银坤,武雪萍,武其甫,吴会军. 2015

[8]生物炭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晓晗,金梁,杨翔宇,韩硕,张继龙,吴瑞瑞,杨光,丁国华,王海泽,殷大伟. 2024

[9]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农田回用再生水中的9种雌激素. 李安,张秀彤,王冬,靳欣欣,侯金健,潘立刚. 2016

[10]再生水灌溉草坪对土壤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李晓娜,武菊英,徐彪,郑伟,张雪莲,王晋兴. 2011

[11]再生水灌溉对禾本科牧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晓娜,刘桂英,武菊英,张亚莉,储文会. 2009

[12]再生水对3种紫花苜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王北洪,马智宏,左海涛,高洪文,黄文江. 2007

[13]北京市农田回用再生水中无机阴离子的分布规律研究. 张秀彤,李安,潘立刚,靳欣欣,李冰茹. 2016

[14]再生水灌溉对草坪草生长和土壤的影响. 左海涛,武菊英,温海峰,李晓娜,孙振元. 2005

[15]采用MODBUS的灌溉用水远程自动抄表系统. 孙刚,吴文彪,郑文刚,申长军. 2008

[16]基于SMS的高速公路绿化带灌溉监控系统的设计. 郭建,郑文刚,赵春江,李恪,王纪华. 2005

[17]基于组态平台的日光温室群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与应用. 薛文英,傅平,张馨,单飞飞,吴文彪. 2011

[18]玉米水分管理动态知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郭银巧,李存东,郭新宇,赵传德,赵春江. 2007

[19]AquaCrop模型对旱区冬小麦抗旱灌溉的模拟研究. 滕晓伟,董燕生,沈家晓,孟鲁闽,冯海宽. 2015

[20]北京发展节水农业的思考. 李瑾,孙留萍.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