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鸡mtDNA D-loop区单倍型簇频率与中国家鸡多母系起源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勇 1 ; 康乐 2 ; 崔建勋 2 ; 吕雪梅 3 ; 杨宁 4 ; 张细权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2.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3.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4.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家鸡;mtDNA D-loop区;单倍型;聚类分析;频率;起源

期刊名称: 畜牧兽医学报

ISSN: 0366-6964

年卷期: 2016 年 47 卷 12 期

页码: 2342-23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家鸡和原鸡D-loop区单倍型簇的区域性分布和频率揭示中国家鸡多母系起源的区域和传播途径。通过对1 347条鸡D-loop序列进行完全对比排序,共发现198种单倍型,聚成12个单倍型簇。分析结果显示,海岛型红色原鸡与家鸡和大陆型红色原鸡有明显差异;苏门答腊大陆型红色原鸡作为独立分支,也体现出与东南亚大陆型红色原鸡的区别。单倍型簇频率分析显示,Clade C代表的母系可能更早在东南亚及云南等地驯化并对我国南方家鸡形成产生影响,但并非直接由云南引入我国,应该另有途径;Clade D代表的母系可能更早在山东及河南一带驯化繁衍,后引入四川,并在四川开始大规模繁育饲养,此后向周边区域传播扩散,成为中国家鸡重要母系来源。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我国家鸡多母系起源的论断,并指出东南亚是我国南方家鸡重要的母系来源;同时,河南和山东一带也可能是我国家鸡起源的区域之一。

  • 相关文献

[1]柑橘地方优良品种‘贡柑’起源的初步研究. 吉前华,曾继吾,郭雁君. 2011

[2]中国家鸡多起源及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 梁勇,康乐,姜庆林,张细权. 2015

[3]鸡胸肌肉色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王艳,罗成龙,马杰,王劼,李春雨,舒鼎铭,瞿浩. 2013

[4]新世纪以来中国农耕文明研究的回顾. 易海风. 2011

[5]香蕉主要栽培类型的分类及其起源和演化的研究进展. 盛鸥,林美富,何维弟,窦同心,李耀耀,刘灿灿,邓贵明,曾少华,易干军. 2024

[6]芋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郭巨先,尹艳,唐康,李桂花,符梅,罗文龙,骆善伟,孙保娟. 2021

[7]木薯干旱胁迫响应基因MeGSTU7自然变异分析. 王斌,曾长英,郭鑫,彭明. 2015

[8]CYP2C19基因与药物代谢相关性研究进展. 杜红丽,王靖方,崔建勋,凌飞,魏冬青,王小宁. 2008

[9]利用DNA池和测序技术快速筛查候选效应单倍型. 杜红丽,崔建勋,张细权. 2008

[10]中国湛江市和哈尔滨市褐家鼠种群遗传结构及其年度变化特征. 陈燕,马晓慧,王大伟,李宁,姚丹丹,冯志勇,刘晓辉,宋英. 2021

[11]甜玉米胚乳突变基因shrunken2的序列变异解析. 索海翠,郑锦荣,张小兰,李智军,李武. 2016

[12]稻属不同物种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s)分析. ^A范芝兰^B1%^A李晓方^B2%^A潘大建^B3%^A张祥喜^B4. 2003

[13]60个平菇菌株ISSR遗传差异分析. 肖自添,何焕清,郑雪平. 2012

[14]31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 Xu Xiaobiao,徐小彪,Yi Ganjun,易干军,Chen Hua. 2008

[15]姜荷花种质资源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YE Yuan-jun,叶远俊,LI Dong-mei,李冬梅,LIU Xiao-fei. 2019

[16]利用SNP分子标记分析化橘红种质资源. 赵俊生,杨晓燕,曾样有,钟声. 2017

[17]利用SNP分子标记分析化橘红种质资源. 赵俊生,杨晓燕,曾祥有,钟声,方静. 2016

[18]广州地区春季叶菜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特征. 岳茂峰,冯莉,杨彩宏,田兴山. 2008

[19]荔枝资源果实成熟进程中糖、酸变化. 陈洁珍,蔡长河,吴洁芳,付丹文,严倩,欧良喜. 2018

[20]不同萎凋时间英红九号和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 黄华林,李波,陈海强,马成英,陈维,乔小燕.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